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

ID:56442598

大小:10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导学案2(新版)湘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2]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地形类型。3、了解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对照地图说出著名的地形名称。以及他们的大洲能力目标在自制地形模型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发现、认识、比较、判断情感目标通过调查家乡的地形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

2、坡度陡缓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的各种基本形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上节知识1、什么是地形?2、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3、基本的五种地形形态是什么?4、海底地形包括哪几部分?学生检测课堂导入大家都知道《望岳》有两句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谁能解释这两句的含义?他是登上哪座山写的?谁知道这座山的高度是多少?导入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联系实际学生思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标注小组合作交流学看地形图1、学生展示自制的地形模型,对学生的作品予以充分肯定和评价,同时指出不足。2、展示自己制作的地形模型,介绍山顶、山谷、山脊、谷陡崖3、介绍等高线的定义,介绍等高线

3、是如何画出来的,组织学生观察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并讨论分析,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陡缓的关系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交流所做的地形模型作品从自制的地形模型上找出不同的地形区初步了解等高线的定义,对比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之间的关系世界的地形小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的形态2、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再加上缺少色彩的变化而显得单调,于是人们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图上不同的颜色便得到了分层设色地形图。3、提问: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地形?展示片,学生对比不同地形的地表特征教师点拨形象演示

4、: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成拳,手背部关节突出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而四个手指从根部的第一节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积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老师形象演示拓展延伸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坡度陡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课堂小结本节教学内容以认知地形图为中心,容量大,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不易形成空间思维,不能很快的认知地图,所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制地形模型的活动,是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非常形象,直观,对地表形态的图示比课本上的插图更明确。教师小结板书设计第三节世界的

5、地形学看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综合训练填充图册,基础训练练习题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