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26833
大小:59.5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23
《班会教案--克服粗心大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服粗心大意----主题班会每次考完试,都有不少同学在抱怨自己:如果考试时,我再细心一些,就不至于犯这么多错误了。粗心―――一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啊!英语学习中,单词before写成befor,过去分词destroyed写成destroied;化学习题中的非电解质隶属化合物,有些同学在做题时经常忽略这一点;高考语文试题作文中,命题人给出了两幅图-即A图和B图,同时给出了作文题目―――我更喜欢A或我更喜欢B,大量的考生没有注意到里面的“更”字,显然命题人要求把两幅图作出比较……这些都暴露出一些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
2、想当然的态度,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如果一个人想取得进步,我认为他(她)就需要自觉把“粗心”二字从自己的“字典”中删去。实际上在考试中阅卷老师是不会给你提供找出“粗心”二字理由的机会。“粗心”就是不会、就是基本功不扎实,谁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谁就能越早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从中同学们应该能体会到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在高中学习中,动脑固然非常重要,但动手更应在学习中占有它的一席之地。同学们,行动起来,摒弃“眼高手低”这一陋习,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谁行动早,谁受益多!如果对“粗心”认识不足的话,“粗心”所带来的灾
3、难简直无法预计。请注意以下几点:1粗心比无知更糟糕,更可恨。卢梭有句话很精辟:“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粗心”的现象绝不是“写错字”,“抄错行”这么简单。2粗心会养成习惯,一旦形成就不好改变了。由于对“粗心”的忽视,粗心一次次地在学习中出现,慢慢地“粗心”成了一种惯性,而自己还是不能清醒地认识。3粗心不是缺点,是错误!!!解决“粗心”,就像在冰上走路一样,小心即可,因为在冰上摔过跤,所以你会记得,除非冰上摔过的那一跤对你没有什么印象!只要用心一点面对“粗心”,“粗心”很快就
4、会从你的视野消失,虽然这并不能完全保证不出低级的错误,但是可以很好地降低由于“粗心”而产生的错误率,做题质量和学习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相信很多同学考试考砸了时都会这么说,这次考试没认真,太粗心了,其实我都会做,下次一定做对。真的如我们自己说的是粗心吗?!其实不然,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呢?一个跳水运动员要参加半年后的比赛,他了解了一下基本动作,也练了几次。有那么一两次很标准,有几次有失误,不过他认为自己比赛时就能做到。比赛很快到了,他站在跳台上很紧张,结果当然失误了。离开赛场时他说:“唉,我疏
5、忽了,主要是太紧张了。”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么想?估计你会喊起来:他练得太少了!当然会失误!甚至你会说,这个故事太荒谬了,运动员不会这样的!所以当我们以粗心为借口时,可以这样说:没有粗心这回事。作业或者考试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练得太少了,基本概念不清楚,不够熟练,准确率低。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是:“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足够吗?“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再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作对吗
6、?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不是。为什么呢?一、熟练度不够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高中生,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解决: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这样才会在考试中能做对。二、基本概念不清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
7、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素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会,更不等于融会贯通。解决: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8、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三、准确率不高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你是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稳,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