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教案新版粤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的定义,能判断降水的形式。(2)了解降水的形成。(3)能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判读降水量柱状图。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演示(学生演示降水形成过程、微课演示降水量测量)及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并能测量、读出降水量数据。(2)通过运用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掌握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3)通过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中,了解降水量的季节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动手实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
2、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2)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判读降水量柱状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情分析降水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对于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因此在设计降水的概念及形式的学习上以自主学习为主,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3、习能力。与此同时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理解降水的形成、测量降水量、绘制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等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因此在设计理解这些知识点时,借助小组模拟演示降水实验、形象生动的动画配音演示、微课演示测量降水量、学生小组实验测量降水量、小组绘制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等活动环节来帮助七年级的学生来理解知识难点。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课件及时展示图片及配音动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维能力,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读图、归纳、实践操作等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重点难点重点:降水的概念及其形式;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判读。难点: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测量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判读。教学过程【导入】动画图片10.1国庆节提问:10.1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有什么安排? 说道外出旅游你最关心什么?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及本节课主线人物小雨伞【导入】小雨伞录音对话小雨伞:我的主人是一位旅行家,我跟随他周游世界各地。我本领超强,什么样的降水都不怕?”雨:你不怕我吗?(稍轻柔)雪:你不怕我吗?(语气递进)雹:哼,难道你就不怕我?(强势)小雨伞:难道你们都属
5、于降水吗?旁白:小雨伞在旅行中遇到了拦路虎,雨、雪、雹等纷纷向它示威。它很困惑,难道雨、雪、雹等都属于降水吗?【活动】自主学习降水的定义及形式【活动】降水实验演示及降水图片配音回顾1.小组实验模拟降水的形成过程2.PPT图片动画配音展示降水的形成过程【活动】测量降水量实验1.微课演示测量降水量实验2.学生小组动手实验测量【活动】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及判读录音:在成都旅行的一年里,主人有一段时间天天带我出门,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带我出去,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1.学生读表格中的降水量数据2.齐读绘制方法3.小组绘制
6、,学生黑板绘制并分享绘制方法4.学生投影分享绘制结果及发现【练习】1.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2.课堂练习:学生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