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眉山.ppt

我的家乡-眉山.ppt

ID:56388764

大小:10.0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6-14

我的家乡-眉山.ppt_第1页
我的家乡-眉山.ppt_第2页
我的家乡-眉山.ppt_第3页
我的家乡-眉山.ppt_第4页
我的家乡-眉山.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眉山.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魅力眉山蕴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三苏故里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辖东坡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眉山市作为四川盆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来已久,为郡、州、专区治所历时1430年,废县归州直隶700余年。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三苏在眉山苏氏三父子是眉山的骄傲,他们给眉山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眉山人的影响深远,

2、在眉山市区,随处可以见到东坡文化,到处都可以见到东坡诗词文章,雕像,许多街名和美食名称也与东坡有关.苏氏三父子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为一代文章宗师,与其子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凡苏轼当过官、居住过的地方,后人或立生祠、或修楼台祭祀、纪念他,全国至今仍保留着无数东坡遗迹、祠堂、纪念馆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十九岁与兄同科进士,入制策四等。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3、、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副宰相)。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全能作家,其散文为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诗史称“苏诗”,代表宋诗的最高水平;词称“苏词”,开创了中国豪放词风;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创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其书法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居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创导者,其著名的绘画理论如“胸有成竹”、“贵在神似”等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在水利、医学、音乐、养生等领域亦著述颇丰,创造极广。苏氏的影响早已跨越时空,跨越地域,成为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东湖醉月宦迹渺难

4、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眉州知州杨庆远千秋凭吊,万代敬仰三苏祠------纪念苏氏三父子三苏故里正门三苏祠正门,即南大门。1981年改建。三檐歇山式,南面为三楹两柱,中为门厅,东边和西边各有一间耳房。房高7.51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房面为水泥预制筒瓦和小青瓦覆盖。门楣正中悬挂“三苏祠”匾。匾为清咸丰癸丑道州何绍基书。门楣上为向楚撰、刘孟伉书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

5、祠堂”。整个建筑被巨大古榕树覆盖,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穿过甬道至前厅。前厅前厅,建于同治九年(1860年),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建筑面积约158平方米。南面看为三楹四柱二室,北面看为五楹六柱。小青瓦房面,脊正中饰寿字及卷草式图案。中间三楹为敞厅,门楣正中一匾为道光十四年(1834年)眉州知州洪运开书“文献一家”。门枋上挂对联一付,由雍正时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撰,清宣统二年(1910年)四川盐茶使赵藩书“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厅前两株参天银杏巨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飨殿飨殿建于康熙四年(166

6、5年),建筑面积251平方米,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小青瓦屋面。脊正中有宝顶式三重檐楼阁式饰物,高1.5米,脊上有对称的六组走兽。面阔三间17.74米,进深三间14.16米,房通高9.72米。楹门楣悬挂三匾: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眉州知州蔡宗建书“是父是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川督学使刘锡嘏书“文章气节”。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眉州知州金一凤题,乾隆十六年(1752年)眉州知州宋载书“文峰鼎峙”。对联三付,其中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眉州知州杨庆远撰书联最为精彩:“宦迹渺难寻

7、,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岷山”。殿前置钟鼓,钟为三苏祠明代遗物,铸于天顺元年(1612年)。殿内供奉三苏父子塑像,均罩以神龛。正中苏洵像龛顶部悬乾隆二十年(1756年)眉州知州张兑和书“养气”匾。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门楣上西书“文渊”、东书“学薮”。殿前地坪为红砂石铺地,地坪居中摆放一长方形铜鼎,每日祭祀香火不断。飨殿内有东西两侧门通后院,穿过庭院便是启贤堂。院中有千年苏宅古井,井水甘冽。井旁一株黄荆树,乃

8、苏家故物。古井西侧为快雨亭,咸丰三年(1853年)修,悬山式屋顶,座西向东,背面有迴廊。亭上为何绍基篆书题匾。启贤堂启贤堂,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嘉庆十八年大维修。北楹为木假山堂,建筑面积223.6平方米。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木结构。原为供奉苏家祖先牌位的地方。启贤,寓意承前启后之意。堂上匾额为李一氓(曾任中联部副部长)1979年书,现辟为陈列室。堂前及左右设迴廊。北楹陈列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置木假山。苏洵曾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