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8598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0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本节重点知识】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洪秀全思想的特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讫时间和标志;4、永安建制和定都天京的意义;、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三个标志及其目的、将领;6、天京变乱的原因和影响;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立的新的领导核心;8、三河镇大捷和陈玉成牺牲;9、《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时间、宗旨、内容及其评价;10、《资政新篇》作者、目的、内容(特别是外交方面)、评价;1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训、性质、历史意义;12、时代赋予
2、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内容和意义。【知识结构】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败的和沉重的,导致激化;2、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新的灾难;3、严重;4、西方的影响;、洪秀全等的准备:①组织准备:A、年洪秀全创立,目的是推翻。B、逐步形成以、、、、、六人领导核心。②理论准备:A、特点():把西方、儒家、农民结合起。B、著作:《原道》、《原道》和《原道》等。、影响:将农民要求的理想,通过表达出,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③建立根据地:在广西组织拜上帝会,开展斗争。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兴起(1
3、81—183):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纲领①金田起义:年,洪秀全在桂平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义,建号“”。②东乡称王:在东乡洪秀全称“”。③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冯云、萧朝贵牺牲。④定都天京:年,太平军攻占,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对峙的农民政权。⑤颁布《》2、发展(全盛)(183—186):北伐—西征—东征①北伐:A、时间:年;B、目的:推翻;、将领:、;D、失败原因:,和供应不足;E、战略作用:深入到清朝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和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②西征:A、时间:年;
4、B、目的:巩固;、将领:、;D、经过:183年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在,同汉族地主武装的交战势力;年,指挥西征军在大败湘军,然后进入江西。③东征:A、时间:年;B、目的:断绝,充实自己的;、将领:;D、结果:秦日纲夺取,攻破;同会师,摧毁,解除之围;E、意义:太平天国在上达到时期。3、转折(186—187):天京变乱—建立新的领导核心①天京变乱:根本原因——的局限性。主要原因——以后,革命减退,思想滋长,内部矛盾尖锐。主要事——韦杨事,出走。恶果——A、使元气大伤,出现“”、“”的危险局面;B、乘
5、机反扑,重建、大营(是太平天国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盛转衰)②重建领导核心:A、军事指挥:英王、忠王;B、总理朝政:干王,提出和的新方案——《》。4、防御战(188—1862):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陷①188年:、合力再破大营,解除北面威胁;在全歼湘军精锐;②1860年:A、依计策,、合力破大营,迫使自杀;B、李秀成东征,进攻;美国人组织对抗太平军;侵略军也撕下“”伪装,配合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③安庆失守,退守庐州,由于歹徒出卖,被俘
6、就义、失败(1862—1864):①清军分路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由坐镇统筹策应;②年,洪秀全病逝,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①颁布时间:以后(即年)②宗旨:废除土地所有制;③内容:A、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式——以为单位,不分男女,按和平均分配;B、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其余归;、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④评价:A、性质
7、:是太平天国的;B、进步性:突出反映了阶级要求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的思想结晶;、未实施的原因:客观上,没有一个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主观上,分配与的规定都是空想。2、后期:《资政新篇》①时间:年;②作者:;③目的:为了④内容:政治上——统一,以治国;(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上——学习,发展;兴办事业等;(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教上——提倡兴办学校,严禁和;(实质是学习西方先进化)外交上——主张同外国,交流,往;但不准外国。(实质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⑤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色彩,是中
8、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寻找和的迫切愿望;局限性——不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根本没有实施。四、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1、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一是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提不出切合实际的;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不明确,大多是迫于;领导者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二是上的失误:偏师,孤军深入。②客观上:的联合绞杀。(新现象)2、教训:受和的局限,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