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

ID:56379678

大小:1.07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22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_第1页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_第2页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_第3页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_第4页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四 差分放大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四差分放大器实验目的:1.掌握差分放大器偏置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2.掌握差分放大器差模增益和共模增益特性,熟悉共模抑制概念;3.掌握差分放大器差模传输特性。实验内容:一、实验预习根据图4-1所示电路,计算该电路的性能参数。已知晶体管的导通电压VBE(on)=0.55,β=500,

2、VA

3、=150V,试求该电路中晶体管的静态电流ICQ,节点1和2的直流电压V1、V2,晶体管跨导gm,差模输入阻抗Rid,差模电压增益Avd,共模电压增益Avc和共模抑制比KCMR,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并完成表4-1。图4-1.差分放大器实验电路表4-1:ICQ(mA)V1(V)V2(V

4、)gm(mS)Rid(kΩ)AvdAvcKCMR二、仿真实验1.在Multisim中设计差分放大器,电路结构和参数如图4-1所示,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DC分析),得到电路的工作点电流和电压,完成表4-2,并与计算结果对照。表4-2:ICQ(mA)V1(V)V2(V)V3(V)V5(V)V6(V)仿真设置:Simulate→Analyses→DCOperatingPoint,设置需要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2.在图4-1所示电路中,固定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输入不同信号幅度时,测量电路的差模增益。采用Agilent示波器(AgilentOscilloscope)观察输出波形

5、,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peak-peak),通过“差模输出电压峰峰值/差模输入电压峰峰值”计算差模增益Avd,用频谱仪器观测节点1的基波功率和谐波功率,并完成表4-3。表4-3:输入信号单端幅度(mV)11020Avd基波功率P1(dBm)二次谐波功率P2(dBm)三次谐波功率P3(dBm)仿真设置:Simulate→Run,也可以直接在Multisim控制界面上选择运行。在示波器中观察差模输出电压可以采用数学运算方式显示,即用1通道信号减2通道信号,设置见图4-2。显示设置按钮可以设置数学运算模式下的示波器显示参数,见图4-3,采用图中所示显示调节按钮可以分别调节Sc

6、ale和Offset。图4-2.采用示波器测量差模电压图4-3.数学运算模式下的显示调节思考:输入幅度1mV时,表4-3中的数据Avd和计算结果一致吗?若有差异,请解释差异主要来自什么方面?表4-3中的Avd在不同输入信号幅度的时候一样吗?若不一样,请解释原因?3.在图4-1所示电路中,将输入信号V2的信号幅度设置为10mV(Vpk,单端信号幅度),频率为10kHz,输入信号V3的信号幅度设置为0,仿真并测量输出信号幅度。若输出信号V1和V2的幅度不一致,请解释原因,并写出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过程,计算过程可以直接采用表4-1中的性能参数。仿真设置:Simulate→Run,

7、也可以直接在Multisim控制界面上选择运行,通过Agilent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幅度。4.在图4-1所示电路中,将输入信号V2和V3设置成共模输入信号——信号频率10kHz,信号幅度10mV,相位都为0°,仿真并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电路的共模增益,并与计算结果对照。思考:若需要在保证差模增益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即降低共模增益,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给出电路图,并通过仿真得到电路的共模增益和差模增益。仿真设置:Simulate→Run,也可以直接在Multisim控制界面上选择运行,通过Agilent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幅度。5.采用图4-4所示电路对输

8、入直流电压源V2进行DC扫描仿真,得到电路的差模传输特性。电压扫描范围2.35V~2.75V,扫描步进1mV,得到电阻R2和R3中电流差随V2电压的变化曲线,即输出电流的差模传输特性,并在差模输出电流的线性区中点附近测量其斜率,得到差分放大器的跨导,并与计算结果对照(VBE(on)=0.55,β=500);若将V3电压改为1V,再扫描V2的电压,扫描范围0.8V~1.2V,扫描步进1mV,与中一样,通过仿真得到差模传输特性,在传输特性的线性区测量差分放大器的跨导,并与计算结果对照。图4-4.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实验电路1若将图4-4中的电阻R1改为理想直流电流源,如图4-5

9、所示。与中一样,固定V3电压为1V,扫描V2的电压,扫描范围0.8V~1.2V,扫描步进1mV,通过仿真得到差模传输特性,并与中仿真结果对照,指出二者结果的异同并给出解释。图4-5.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实验电路2思考:a.在仿真任务中,若V2的电压扫描范围改为0V~15V,测量电源电压V2和V3中的电流,即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与理论分析一致吗?参考硬件实验中给出的MAT02EH内部电路,给出解释。硬件实验中,由于误操作,三极管基极可能接地或者接电源,若电流过大,可能导致晶体管损坏,如何避免这种误操作导致的基极电流过大?b.比较仿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