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63432
大小:1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2
《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5.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5(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拂拭(shì) 金瓯(ōu) 咆哮(xiào)B.觊觎(jì)创伤(chuàng)瑕瑜(yú)C.埋怨(mái)卓越(zhuó)坎坷(kǎn)D.风靡(mǐ)从容(cóng)徇私(xún)解析:B项,创(chuāng);C项,埋(mán);D项,徇(xùn)。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瘟疫 殆慢 出类拔粹 惨淡经营B.扉页绰号蜚声国际深入浅出C.金瓯鹰鹯追本溯源铿锵有力D.蔓延褒奖停滞不前
2、置若罔闻解析:A项,“殆慢”应为“怠慢”;“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答案: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目前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耳濡目染,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使漫漫教育征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A.兢兢业业 B.不可磨灭C.耳濡目染D.薪火相传解析:C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师,改为“言传身教”。答案:C4.下面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华
3、罗庚对华林问题和哥德巴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将他欧洲同事的工作包罗殆尽。B.回国后,华罗庚除致力于数学研究外,还非常注意培养和发现有志于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5-C.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D.1925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解析:B项,语序不当,“还非常注意培养和发现”应为“还非常注意发现和培养”。答案:B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
4、、靠近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 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 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⑤⑥③②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⑥③⑤②④①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中心话题是对于“知识”的认识问题。整段文字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前半部分是正面论证,后半部分是反面论证。在论证中,前半部分采用第三人称,后半部分是第一人称。答案:C二、阅读鉴赏(
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
6、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5-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
7、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