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36237
大小:2.7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11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整合提升题型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就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它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1.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不涉及系统内部某物体的力和运动的情况.(2)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及运动情况.2.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3.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的
2、问题(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用假设法分析.(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作为物体所受的力,因为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4)受力分析一定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特别要注意物体处于临界状态的受力. 【典例1】 (多选)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悬挂于水平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 )17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
3、 小球一定受重力,可能绳2有拉力,绳1、3恰好无拉力,受2个力作用,A正确;可能绳1、3有拉力,绳2恰好无拉力,受3个力作用,B正确;可能绳1、2、3均有拉力,受4个力作用,C正确.[答案] ABC物体的受力分析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要做到不重不漏.[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A.3个、4个B.4个、4个C.4个、5个D.4个、6个[解析] 先以A为研究对象,A受重力、拉力、B对
4、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4个力的作用.再以B为研究对象,B受重力、拉力、A对B的压力、地面对B的支持力、A对B的静摩擦力5个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拉力和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恰好二力平衡,所以地面对B没有静摩擦力.[答案] C题型二 灵活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平衡问题1.问题综述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求解平衡问题,在分析求解平衡问题时,可以采用合成法,也可以采用分解法,还可以采用图解法、解析法、矢量三角形法等.2.动态平衡问题的求解思路17【典例2】 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另一端与另一轻质细绳相连于
5、C点,AC=,C点悬挂质量为m2的重物,平衡时AC正好水平,此时质量为m1的重物上表面正好与AC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到B点的距离为l,到A点的距离为l,则两重物的质量的比值为( )A.B.2C.D.[解析] 解法一:合成法因C点受三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均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力F与F1合成,则sinθ=,而由几何关系知sinθ==,所以=,选项C正确.17解法二:分解法因C点受三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在F、F1方向上分解F2,如图乙所示,则同样有sinθ=,所以=,选项C正
6、确.[答案] 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对C点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利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力的计算离不开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并固定在斜面体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质量为M的球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缓慢拉过一段较小的距离,球仍位于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A.挡板对球的弹力增大B.滑块对球的弹力一定增大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17D.拉力F减小[解析] 对球受力分
7、析,球受到重力、滑块的弹力N1和挡板的弹力N2,如图所示,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挡板的弹力方向不变,斜面的支持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从图中可知,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滑块对球的弹力减小,故A、B错误.对滑块和球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斜面的弹力、挡板的弹力及拉力,各力的方向不变,沿斜面方向,N2减小,则拉力F增大,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故C正确,D错误.[答案] C题型三 物理思想方法的应用1.抽象思维法从大量生活事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再把这种抽象具体化、形象化——用有向线段进行描述.通过这种
8、方法,把对力的运算转化为几何问题来处理.2.等效替代思想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研究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重心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都是等效替代思想在本章的具体应用,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