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88331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9
《让“生命桥”在学生的心田永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生命桥”在学生的心田永驻 [教学目标] 1、会认“坠”等5个生字,会写“乱”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渗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等重点语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酝酿情感 1、板画
2、导入。教师板画悬崖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悬崖的感受,展现惊险、恐惧的生活场景。 2、导读过渡:是啊,多高、多陡、多可怕的悬崖啊。别说跳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会头昏目眩,腿软身抖。可是有一天,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将它们全部活捉。这群身处绝境的羚羊,前有悬崖绝壁。后有狩猎追兵,下有万丈深渊,它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请听老师讲这个故事。(背景音乐起,老师深情朗读课文) 3、整体感受。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4、初读课文。自己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的时候,你
3、觉得哪里语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找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可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内涵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为了让学生从学习伊始。就能心系羚羊,创设、渲染相应的情境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则悬念十足的故事开头,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心,进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情感渴望,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情意共融的心理基础。] 二、角色转换,移情体验 1、学法提示。读这样感人的文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进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心里,把自己当作老羚羊或年轻羚羊进行体验。
4、2、以年轻羚羊的身份,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让学生充当年轻羚羊的角色,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悟。先抓住“刚好”、“猛蹬”、“轻巧”等关键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内涵,并用“因为……所以……”说说三者之间的关系;再紧扣“猛蹬”。以“年轻羚羊,当你‘猛蹬’老羚羊的背上时。你有什么感觉”为话题进行对话交流,进一步体会:年轻羚羊就是靠着这一“猛蹬”才轻巧、安全地跃过悬崖,也是由于这一“猛蹬”,才加速了老羚羊的死亡这一情节的内涵。 (3)想。引导想象:“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
5、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深入感受老羚羊舍身救人的悲壮和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 (4)说。随着悲怆的音乐,播放老羚羊笔直下坠的动漫。教师导语提示:“望着老羚羊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年轻羚羊,你想对它说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情境说话。学生谈完感受后,指导他们读出相应的情感来。 3、以老羚羊的身份,再感悟课文的语句,丰富人物形象。 (1)读。以老羚羊的身份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悟。再扣“猛蹬”以问促悟。问题一:老羚羊,当年轻羚羊在你背上猛蹬时,你有什么感觉?问题二:老羚
6、羊,当你抬头看到年轻羚羊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上,你想对年轻羚羊说什么?以此让学生深刻体会老羚羊为年轻羚羊的获救而欣慰、喜悦、自豪、骄傲和祝福的复杂情感,并进行个性化朗读指导。 4、感情朗读。通过年轻羚羊和老羚羊的两次角色转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了老羚羊感人行为的内涵,从而使老羚羊的形象逐步得以丰满。随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强化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角色转换、移情体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情景,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真切而直观地、具体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浓浓的情意
7、,从而感悟到文章的人文内涵。同时。经过内部语言重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样使老羚羊的形象立起来并活现在了学生脑海中,强化了形象的构筑和情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感悟、表达、朗读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潜心品读,深化感悟 1、品读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句。 句子一:“试跳成功!” 指导要点: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体会羚羊试跳成功的喜悦以及作者对羚羊壮举的赞叹。 句子二:“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跳。” 指导要点:联系第一自然段
8、猎人“准备全部活捉”等语句,再抓住两个“没有”和“井然有序”,感受羚羊群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毫无慌乱,相互谦让,团结协作的可贵品质和团队精神。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句子三:“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指导要点:抓“弧线”和“生命桥”的内在联系,体会老羚羊的精神:不惜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