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

ID:56278123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5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_第1页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_第2页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_第3页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标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和对比地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这是在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同时培养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

2、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主动运输[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演示实验:向一杯清水中加入某种棕色液体,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学生:整杯清水颜色变成棕色教师:这是什么现象?学生:扩散教师: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现象。通过扩散整杯清水中都有了棕色物质分子的存在。我们怎样判断出这是什么物质呢?学生:可以闻气味,鉴定化学性质等。(前面同学已经闻到气味,请一位后排同学验证)教师:我们可以闻出这是醋的味道。说明醋分子除了在水中扩散,还进入了我们的肺泡,进入我们的嗅觉细胞。那么这些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人体细胞的?会遇到什么障碍吗?学生:物质进出细胞需要通过细胞的

3、边界—细胞膜。[回顾旧知]复习: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磷脂与蛋白质可以(运动),故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教师:生物学基本的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物质怎样进行跨膜运输来出入细胞?[师生互动]教师:细胞一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在实际的探究中,显微镜的操作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用模型来探究。出示人工合成脂双层膜对不同的物质的通透性学生活动:用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层膜模拟生物膜,观察它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讨论

4、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膜,他们有什么特点?2.哪些分子不可以通过脂双层膜,他们有什么特点?3.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细胞需要吗?如果需要他怎样才能进入细胞呢?学生回答:1.水、O2、CO2、甘油、尿素等物质可以通过脂双层膜;这是一些小分子和气体物质等。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脂双层膜。这些物质分子量比较大,离子带有电荷。3.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细胞也需要。比如葡萄糖可以提供能量,缺钙会容易骨折等。推测这些物质进入细胞可能与蛋白质有关。一、被动运输(一)自由扩散教师:能够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中,我们已知水进入细胞的

5、方式是渗透作用,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其他物质也都是以这种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膜的,把这种方式叫做自由扩散。出示动画,学生观察,总结自由扩散特点。自由扩散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运输。物质运输的动力是浓度差。以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通常是一些小分子物质,气体或是脂溶性物质。教师:通过前面的分析,不能通过脂双层膜,但细胞又需要的物质,比如葡萄糖怎样进入细胞?学生活动:根据前面的推测,设计实验探究葡萄糖等物质怎样进入细胞。(二)协助扩散出示资料:实验表明,葡萄糖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某种蛋白质,葡萄糖则可以通过膜

6、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扩散。该实验说明什么?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说明葡萄糖可以借助载体通过脂双层。出示动画,学生观察,总结自由扩散概念及特点。师生: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需要载体协助。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教师: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都是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浓度差是运输动力,物质总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吗?二、主动运输出示资料:1、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细胞却仍在“吸K+排Na+”。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血液中碘的质量浓度为250

7、mg/L,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3、丽藻的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表格出示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由丽藻仍然可以从池水中获得各种离子的现象,有何疑问?学生分析资料,提出问题学生:物质并不总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有时可以逆浓度运输,那么物质怎样逆浓度运输呢?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探究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的条件(能量及载体)出示资料: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酸霉素(一种蛋白类抗生素),以及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后,K+则可以通过膜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扩散.该实验说明

8、什么?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及能量。出示动画,学生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