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71122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5
《茌平县地膜利用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唐县地膜应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途径研究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我县每年地膜应用量819吨,地膜覆盖面积20.38万亩,覆盖作物达12多种。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农田残留地膜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我县农用地膜应用、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县的地膜污染的现状,从地
2、膜的标准化生产、节约使用、高效回收以及未来需要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途径。一、我县地膜残留污染现状、特点与危害。1、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地膜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或降解。我县地膜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滞后,缺乏有力的残膜回收措施,再加上近些年来,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产品越来越薄(<0.008mm),造成地膜强度低,易破碎,并且在使用后难以捡拾回收,从而导致土壤中残膜污染越来越严重。据农业局对全县13个乡镇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农膜覆盖过的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农膜残留。近些年来,农
3、业局环保站以及乡镇技术人员对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在地膜广泛应用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污染。而在这些地区中,尤其以棉田土壤污染最严重。而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2、地膜污染的特点。残膜一般在土壤可以残存300多年,长时间内的积累污染是残膜污染的最大特点。由于缺乏有力的回收措施,导致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但由于各地农作措施的不同,残膜在各层次中分布的数量也不一致。大部分残膜集中在0—20cm层土壤中。土壤中残留地膜大小和形状多种多样,受农事耕作和农膜使用情况的影响,主要有片状、卷缩圆筒状和
4、球状等,它们在土壤中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分布。由于各地农作措施的各异,地膜残片的面积差异较大。3、残留地膜污染的危害。(1)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由于土壤中大量残膜的存在,导致了土壤物理结构层次的改变,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移受到阻碍,土壤空隙度、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的循环和交换,最终造成耕地质量的下降。(2)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残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残膜改变了土壤正常的结构层次,造成水分、养分的运移被阻断,从而导致作物营养不良,大幅度减产。二是由于土壤中残膜存在,导致作物在生长的时候经常会使
5、幼小的根系被残膜缠绕,从而导致水分、养分的吸收被阻断,造成作物死苗。残留地膜对玉米、茄子、白菜和花生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些小麦的根系由于无法穿透残膜碎片而呈现弯曲横向发展,从而使麦苗表现出苗慢,出苗率低,根系扎的浅等。(3)地膜的危害。第一,由于地膜残留在土壤中或丢弃在田间地头,经常会引起视觉污染,破坏环境景观;第二,农膜的残片经常会随着作物秸秆被牛羊等家禽误食,导致牲畜中毒死亡;第三,由于回收不力,农民经常会在地里焚烧残膜,塑料燃烧会产生氯化氢等多种有害的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二、我县残膜污染防治的技术与途径。1、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规
6、范地膜产品的质量。为了减少地膜的污染,首先在生产上要实行严格的标准化,规范和调整现有企业的生产,保证农膜产品的质量,使地膜产品达到国家厚度标准和拉伸长度,大力提倡使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厚度为0.008mm以上的不可降解地膜),这样在田间使用的时候就不易破碎,提高了残膜回收率,减轻残膜对农田环境的污染。2、加强地膜回收技术的研究,提高残膜的回收率。加强适期揭膜回收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县的地膜产品则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不同的区域条件,形成最合理的揭膜时间和揭膜方式,在地膜完成其功能后且又未老化破损之前进行揭膜回收,提高地膜回收利用效
7、率。加快研制成熟适用的残膜回收方法。由于地膜应用范围的扩大,手工回收残膜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县大力推广使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厚度为0.008mm以上的不可降解地膜)。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技术先进,能够在自然界光、热、空气、水、微生物等条件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腐殖质等被作物吸收利用,对环境无二次污染,有效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