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

ID:56269291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05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_第1页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_第2页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_第3页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_第4页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生物学学生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P26: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的污染物,称之为优先污染物或称为优先控制污染物。2.污染物的迁移P28: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3.生物污染P59:生物污染是指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称为生物污染。4.环境激素P87: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体内分泌功能

2、,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或外源性雌激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5.生物迁移P29: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迁移形式。6.污染物的转化P34: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污染物的转化。7.生物转化P43:生物转化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8.生物转运P38: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9.生物浓缩

3、P51: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10.生物积累P51: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间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11.生物放大P52: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又称为生物学放大。12.生物测试P95:

4、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13.半数致死浓度(LC50)P100:指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14.半数效应浓度(EC50)P101:指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通常指非死亡效应。15.剂量—效应(反应)关系P100: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在个体或群体中表现来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不同剂量的化学物质与其引起的质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16.生物监测P140: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

5、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17.指示生物P157:指示生物是指环境中对某些物质(包括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反应或信息而被用来监测和评价环境的现状和变化的生物。(不考)18.环境生物技术P306:就是应用于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过程的生物技术体系,包括对环境污染效应的认识、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等。19.生物强化技术P333: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或生物增强技术就是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而向该系统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种群并

6、通过基因组合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物质,促进系统内生物处理效率的方法。二.填空题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P28:(1)机械迁移1)水的机械迁移作用2)气的机械迁移作用3)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2)物理-化学迁移污染物在环境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3)生物迁移2.污染物的主要吸收和排泄途径:P39-P42动物吸收的主要途径:(1)呼吸系统吸收(2)消化管吸收(3)皮肤吸收植物吸收的主要途径:(1)根部吸收以及随后随蒸腾流而输送到植物各部分;(2)暴露在空气中的植物地上部分,主要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从周围空气

7、中吸收污染物(3)有机化合物的蒸汽经过植物地上部表皮渗透而摄入体内排泄途径:(1)肾脏排泄(尿液)(2)随同胆汁排泄(粪便)(3)其他排泄途径(肺、汗腺、乳汁)3.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主要类型:P92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4.机体修复DNA损伤的主要机制P80: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复制后修复、(诱导性修复、易错修复)5.化学致癌过程P129:(1)引发阶段(一个细胞发生了突变)(2)促进(长)阶段(肿瘤形成)(3)浸润和转移阶段(癌细胞进入血液和其他组织)6.测定蓄积系数的实验方法P110:(1)固定剂量

8、法(2)剂量递增法7.污染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P42:(1)肾脏排泄(尿液)(2)随同胆汁排泄(粪便)(3)其他排泄途径(肺、汗腺、乳汁)8.几种常用的致突变试验:P115(1)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法(Ames试验)(2)哺乳动物体细胞株突变试验9.发酵法测定水体中大肠杆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