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9090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过秦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过秦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2、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教学难点】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
2、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三、概括全文布
3、局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三、讲读课文(一)诵读第1段。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席<像席子一样,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二)诵读第2段。1、提问:本段叙述
4、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2、提问: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秦之扩张-
5、---所向披靡----强3、提问: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为下文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三)诵读第3段。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2、划分全段层次: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秦之统一
6、----势如破竹----盛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秦之覆灭----施暴政----怨声载道----亡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四)诵读第4段。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
7、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这说明了什么?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明确:“仁义不施”。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