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845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韩金容《宝玉挨打》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宝玉挨打》总结授课教师:韩金容一、选课理由对比《失街亭》和《宝玉挨打》,我相对比较喜欢《宝玉挨打》,因为《失街亭》与《三国演义》前半部分塑造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形象相差甚远,且其明知马谡不可靠依然让马谡守街亭的行为给学生的指向性较为负面。按传统教法很多人上过本课,我感觉驾驭不来。按我个人的思路去上,一节课远远不够,因为我需要介绍的背景知识实在太多,因为是同课异构借班上课,我对学生学情不够了解,怕信息量太大学生学业负担重,所以选了这篇容量大却比较能给学生更深入全面了解封建社会机会的课文。二、设计思路1、一开始我就是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设计
2、的,因为我认为一节课的成功,在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下,不仅仅在于精彩,还要有助于学生过后自主阅读小说能有一定的方法技巧。所以我从三要素入手,学生完成小说阅读时便能迅速把握情节、人物、环境,从而归纳主题。2、具体操作上,结合当前学生阅读名著低迷的情况,我设计教学目标之一便是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因此导入提问学生,介绍《红楼梦》的价值,最后引学生对全书结局的兴趣,再次呼吁学生阅读原著。3、因课文本身容量大、前后牵连多、人物关系复杂等具体情况,设计三要素的重点还是只能突出一个,即人物。而仅从本文就要把人物性格全部表现出来,对比全书,我认为那是以
3、偏概全的做法。所以我分析人物,关键在于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的形象,且这些形象特点(如贾政的“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严父”、“孝子”)是贯穿全文的,便于学生在其他章节中举一反三,深入理解。另外,我是安排详讲第一组冲突父子冲突,第二组夫妻冲突通过分角色朗读便于学生较自主找出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第三组冲突几乎是由学生自主抓住关键语句把握人物形象的。所以时间把握依次递减,提示也是依次递减。4、也因为如此,我把情节梳理定位为了解全文脉络,把社会环境分析以讨论形式展现,力求尽量简洁而易于学生理解。5、《红楼梦》的突出特点是“草蛇灰线伏脉
4、千里”,课文中的一些情节,还是需要前面的一些相关内容做铺垫才能够较好展开教学,并引导学生从中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我最后还是精选了四个资料,其中“贾环诬告”是作为课后作业补充让学生自主把握人物形象的。1、关于作业布置,本文展现的人物冲突其实还有封建统治阶级与奴婢之间的冲突、贾环宝玉的嫡庶冲突等,同时也有很多人物的在本文出现,寥寥数句便形象鲜明,此两点作为作业布置既完善人物分析的内容,让本课的重点再次得到落实,又可以看出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三、评价意见:1、值得肯定参考之处:(1)构思有新意。(2)课前朗读,校正字音好。(3)介绍《红楼梦》价值简洁,
5、且重点突出,利于引导学生阅读原著。(4)熟知课文内容及背景知识,课前准备充分,PPT制作精美。(5)课外资料补充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人物冲突。(6)从小说三要素分析文本,思路清晰,内容简明,过渡流畅,主题突出。(7)从情节把握入手,有利于快速把握文意。(8)能突出课文的重难点,设置问题环环相扣,教学目标全部完成,长篇短教较为成功。(9)紧扣文本,能从教材内容分析得出情节特点。(10)重点分析人物冲突,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列图表、对比把握人物,重点突出。(11)借主要矛盾冲突引导学生理解其他情节冲突,好。(12)细节分析较为全面,能体现人物性格。(1
6、3)能通过“矛盾冲突”入手分析人物,切入口小,人物把握较好。(14)运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利于更好品味人物心理。(15)能与学生较好互动,亲和力足,适时进行引导,课堂气氛活跃。(16)教师情感投入,感情充沛,语言通俗易懂,善于把学生的回答引入主题,引导有耐心。(17)教态自信、自然,音色柔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感情充沛,有亲和力,循循善诱,师生配合默契。(18)“情节”贯穿全文,PPT条理清晰,色彩搭配合理,重点、难点突出,简洁有力。(19)课堂节奏把握有序,学生反应良好。(20)教学步骤紧凑,内容虽多却条理清晰,层层推进。(21)朗读充
7、分,板书清晰。(22)作业布置恰当。(23)咬字清晰,普通话标准。(1)面对学生对课文的生疏,应变能力强,能巧妙地把学生吸引过来,基本功扎实。(2)冲突实质的展示,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课文分析透彻详细。2、须进一步拓展完善的地方:(1)时间利用不够合理,可在“情节”部分缩短,在“环境”部分延长。(2)导入可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3)导入形同虚设,因学生表示没读过《红楼梦》,不喜欢《红楼梦》。(4)环境分析较简略,需进一步完善。(5)教学设计已把握情节、分析人物、环境,作业设计回归分析人物形象,有所重复。(6)情节梳理可绘制图表
8、,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可避免学生课堂上的不知所措。(7)课件可列成表格,让条理更清晰。(8)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偏少。(9)有些提问采用填空式,过于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