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2730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2
《体育产业的现状与人才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产业的现状与人才培养[摘要]体育产业是能够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服务产业,一个社会没有体育娱乐是不可想象的。发达国家往往是体育参与率非常高,观赏率也非常高的国家,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应该是开支低廉,品种多样,服务延伸,人们能享受到的集锻炼、娱乐、观赏等服务的领域,这对于提高人们就业机会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育锻炼[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9一0075一02体育产业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总和。近年來,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快的
2、发展,达到了较大的规模,①但同时有大量的潜力没有变成现实,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000-3000美元时,服务消费比重和服务业的比重会上升,我国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100美元,但有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近年来欧美人均年体育消费在300-500美元,我国只有不到17美元,如果我国国民人均年体育消费达到230美元左右,那么总额就有2万亿元人民币。②1亿元体育消费额可带动3亿多元体育场馆建材、设备器材、运动服装和运动食品的销售。③(P47)体育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发展的作用有2-4倍。④(P64)以此
3、计算,2万亿元体育消费额推动的国民经济产出量有12万亿元之多。一、体育产业的现状分析1・体育观赏服务产品市场低迷我国真止能吸引人的体育比赛非常少,即使许多本来很有人气的项目也是如此,据国际足联的数据,2011年,我国足球人口多达2616万人,在207个会员国屮名列第一。⑤由于时差的关系,英国男子足球超级联赛比赛时间在我国是深夜,前些年,我国至少有3000万人长年熬更熬点跟踪观赏这一联赛的球迷。我国男足联赛也曾经实现过辉煌,如在1993年开展带有市场性质的男足联赛头几年,成都上海北京等地的足球场常常出现黄牛倒票行为,长沙西安南宁等许多地
4、方仅仅是进行二级联赛,很多时候也能实现爆满,电视观众则超过了1亿人,⑥(P141)2002年国家队第一次进军世界杯决赛圈,全部三场比赛的国内电视观众总量达2.1亿人次。⑦但由于各种原因,不久就走了下坡路,到2008年,央视竟然以一年200万元的价格就购买到了中超联赛的三年转播权,⑧(P13)可见观赏中超联赛的电视观众已经少得可怜。篮球比赛也有这种情况,2012年NBA屮国赛于10月12H在北京力•事达屮心进行首场比赛时,现场观众达1・8万人,票价为200元到6000元,按平均票价400元算,门票收入也有720万元。⑨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
5、赛虽然也有一定人气,但从来没有达到过这样的峰值。2•体育用品的生产技术含量低2013年,我国生产的体育器材在世界市场份额达到了65%-70%,但大部分自有品牌属低端产品,许多是给外国名牌贴牌生产。{10}许多高端产品,国人还是得买外国货,许多这类外国货还是我国生产,外国贴牌,仅仅是用知识产权就赚取利润的大头。如一名牌篮球,在国际市场上卖价可达100美元,我国所得只有10美元,{11}(P116)2002年,在我国授权的体育用品发明专利中,国外的为76.1%,国内的只有5.2%,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发明中,国外占96.2%,国内为3.6
6、%,国内2万多条保龄球道95%是进口,国家和省体育专业队训练和比赛所用设备,高比例是进口,如枪枝、自行车、赛艇等。{12}(P102)近年来这种情况有了一定改善,但还远远说不上是彻底翻身。我国只要在质量上挖掘,产值和利润都会得到大幅增加,如山东省乐陵市泰山体育器材公司2012年生产的竞技自行车,价格达18万元一辆,贵于轿车,实现了美国厂商给这家亚洲最大的体育器材生产厂商贴牌生产的飞跃。但这种情况在全国体育产品制造行业中,比率还非常低。3•体育产业就业、创业门槛低体育产业多是民营企业,属轻工业和服务业,多是中小规模,用工多,进入门槛低,
7、容易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如2003年,上海营业性体育场所屮,民营所占比例达9&78%,总数为3076家,经营的项目有4118种,年营业收入,有46.43%在1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仅占30.95%所有国有和私有场所建设需要的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占57.15%,1000万元以上的只占14.32%O①(P39)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包括体育器材制造,运动服制造,运动鞋制造三人类。2003年,我国这三类产品的生产企业数量分别为10000、7000、8000家,其中非国有者所占比例,服装生产企业达97.51%,运动鞋生产企业为90.04%
8、,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以产值计占94.39%,这一方而大大淡化了单位用人之公有制弊端,即是按需用人,另一方面用工数量乂多,如江苏省2003年全省这类企业有1900多家,用工数量达16万人,平均一家多达85人。2002年,全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