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21323
大小:2.10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21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18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含解析新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定时检测案18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3:1 B.3种、1:2:1C.9种、9:3:3:1D.9种、1:4:6:4:12.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
2、者的比例为9:6:1,现用一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实验,则其子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不可能为( )A.1:0:0 B.1:1:0C.1:0:1 D.1:2:13.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B.灰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C.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D.两对基因中,显性纯合均
3、能致死4.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B.AaBb×AbC.Aabb×aBD.AABB×ab5.二倍体结球甘蓝的叶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紫色叶绿色叶紫色叶绿色叶①紫色叶×绿色叶121041530②紫色叶×绿色叶89024281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
4、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是BBdd(或bbDD)B.组合①的F2植株中,紫色叶基因型有4种C.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5D.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种6.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对t,B对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现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的植株相间种植,子代基因型不可能为( )A.BBTT B.BbTtC.BBtt D.bbtt7.[20
5、20·江西南昌模拟]某二倍体植-6-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的F1同隐性纯合个体进行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8.[2019·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二模]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位
6、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花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B.让白花植株相互杂交,子一代中会有少量的其他花色植株出现C.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金黄色植株相互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D.让白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子代的三种表现型的数量比只存在2种可能9.[2020·湖北省宜昌市调研]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4种表现型的比接近9:3:3:1B.基因型为YyRr的
7、豌豆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0.[经典模拟]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细胞,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小麦细胞,并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