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细小事不小.doc

细节不细小事不小.doc

ID:56220924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细节不细小事不小.doc_第1页
细节不细小事不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细节不细小事不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节不细小事不小长海县幼儿园宋艳丽《指南》在健康领域指出:成人应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细细思量,对一些细节和小事的处理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职业操守。一位家长有一次跟我谈起她儿子对老师的不满:别的孩子与老师打招呼时,老师总是点头微笑,可她儿子招呼老师时,老师好像总是听不见。所以她儿子得出结论:老师不喜欢他。我相信这位老师是无意的,也许是顾不过来,可孩子很在乎,老师无意中打破了一颗纯真童心的平衡。孩子多么需要来自成人

2、给予的尊重和关爱,老师一句温馨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对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情感体验!一次,我碰巧在大班厕所听到两个孩子的“悄悄话”。一个男孩高兴地对一个女孩说:“今天老师摸我两回头。”女孩更自豪:“这有什么了不起,今天老师还亲了我呢!老师就是喜欢我。”教师可能没把这当回事,但孩子很在乎。可见,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愉快地生活和活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还有一次,一位家长态度坚决地要求给孩子调换班级,理由是老师对他孩子有偏见。事情的起因是老师的两次“疏漏”:一次是孩子

3、没有准备画笔,老师却没有注意到,结果那次孩子没画画。还有一次是老师在忙乱之中错将一张白纸当作宣传资料发给了这个孩子。虽然后来补发给了他,但孩子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是有意为之。的确,孩子需要教师的关爱和接纳,不经意的疏忽,会给幼儿带来伤害。前不久看了一节课。老师请孩子们上台表演节目时,MM小朋友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老师评价道:“MM举手可从来没这么积极过!”MM小朋友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表演时有些束手束脚。孩子能积极举手,本应该得到肯定,但教师却在不经意间用貌似“客观”的话揪住了孩子的“小尾巴”。或许,教

4、师并无恶意,但事实上却伤害了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孩子需要的往往是鼓励、肯定,而不是“揭短”或否定。在教师看来,这是对孩子的表扬,但实际带给孩子的却是尴尬与难堪。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事情,在集体活动时,一个孩子总是低着头摸一张皱得看不清字迹的画报,我暗示了他几次都不奏效,就收了他的画报,活动结束后我忘了这事,可他一直追到办公室来索要画报,原来那是他的好朋友送给他的,他非常珍惜。而作为教师的我,却根本没把这当成一回事。孩子

5、们处在懵懂的幼儿阶段,教师给予他们的一切,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或留下伤害或留下美好的回忆。幼儿园每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交流,教师每句话的轻重缓急,不容丝毫懈怠。试想,当一个哭闹的孩子在老师的安抚下快乐地玩耍,当闭口不吃的孩子咽下最后一口饭,当不认真上课的孩子在老师的教导下积极举手发言,当寝室里的孩子一个个进入甜美的梦乡,当孩子们拿着插好的玩具得意地向老师展示……教师的心能不被快乐包围,能不溢满幸福吗?教师的付出是如此地被需要!有人说: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不是技术,而是人的

6、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细节不细,小事不小,幼儿稚嫩的心灵不容我们“没在意”、“不在乎”。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要从小事入手,从细节着眼,从点滴做起,为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我们要多关注幼儿,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更要谨言慎行。责任编辑:于淑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