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

ID:5620647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0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_第1页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_第2页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_第3页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_第4页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崇高的分析(一)理论渊源1、“崇高”这一美学范畴,在西方最早由古罗马时代的朗加纳斯在题为《论崇高》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文章的风格角度谈起的,但它不只是谈风格,它涉及到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的特征与本质问题。认为崇高的对象是那些伟大、恢宏的事物,崇高的本质在于主体——崇高来源于庄严伟大的思想和强烈激动的情感,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朗加纳斯虽然承认大自然的伟大,但更强调人类的尊严,他所说得“不平凡的、伟大的”,实际上是两种,一种是大江水河海洋那样数量无限的自然,一种是力量无边无际的人的思想和精神。这里看作是康德的崇

2、高学说的萌芽。2、17世纪布瓦洛把它译成法文,与古典主义美学要求不符,没有受到重视。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在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虚弱纤巧,崇高美学风格被重新发现。法国的卢梭要求艺术要表达那种雄浑豪壮的美,要表现庄严崇高的事物。狄德罗更是明确的表达“诗需要的是一种巨大的粗犷的野蛮的气魄”,康德对启蒙主义思想非常重视,因此也影响到他的思想。英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对崇高的提倡也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康德。3、对康德的崇高理论发生直接影响的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的崇高理论。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分析了崇高感和美感的主观客观条件,把崇高

3、、美和人的主体情欲联系起来,从对象的客观性质和主体的生理心理要求两个方面说明崇高和美的不同。对崇高对象客观特点和产生崇高感的主观心理条件的分析,把对崇高的研究向前推了一步,为康德崇高理论的建立准备了条件。(二)现实原因崇高这个美学范畴在柏克、康德时特别受到重视,有它的阶级根源于社会根源。十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们在工商业上竞相角逐,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在思想上提倡启蒙运动,在学术上则掀起了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运动。在欣赏上强调崇高,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共同主张。(三)崇高的三个

4、问题1、崇高与美的比较(1)、相同点第一、它们都以快与不快的感情最为判断的宾语,都能引起快感;第二、崇高的判断与美的判断都是反省判断,从个别求一般;第三、康德根据理解力的四组范畴,对于美所作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崇高。(2)、不同点第一、从客观对象来讲,美的对象有形式和限制,崇高的对象则既无形式也无限制。(菊花、蝴蝶是美的对象,而高山大川、汪洋大海则是崇高的对象)第二、就快感性质而言,美是直接的单纯的快感,崇高则是间接的由痛感转化为快感。第三、美可以在对象的形式中找到,而崇高则只能在主观的心灵中找到。如一朵花,具有固定的形式,可以通

5、过感觉上的表象来表现,我们也可以从感觉上来把握它。崇高的对象,如大海,是无限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它既超越了理解力的范围,也超越了想象力的范围,我们在想象中无法全部再现大海的形象,我们没有办法从感觉上来把握崇高对象的表象形式。所以崇高是完全主观的,它来自主体的心灵。第四、从主体的心理感受来说,美是自由的游戏,它给人的快感是单纯的积极的快感,对人有一种魅力;而崇高则是想象力严肃活动的产物,它阻碍了想象力与知性协和的自由,再把想象力引向不确定的理性观念,因此它给人的快感,是痛感转化的快感,或叫作消极的快感。2、关于崇高感研究的特点对

6、于美感的研究从质开始的,对于崇高的研究则是从量开始。对崇高的“量”的研究,要做数学和力学的研究。数学的崇高“数学上的崇高”是想象力与认识能力相联系,而认识能力又无能为力,因而召唤理性观念的产物。康德所说的数学上的崇高,主要是指体积上的大而言,这种体积上的大,不是感官所能把握的。不能从数学上来计算,而必须在单纯的直观中,通过目测来掌握对象的整体。对于绝对大的整体,想象力是无能为力的,它必须借助超感官的认识能力,这就是理性。康德把自然现象在人的心灵中引起无限大的观念,称为崇高。数学的崇高证明了人具有超越任何感官尺度、凭借理性观念把

7、握无限世界的心意能力,数学崇高的根源就在这里。力学的崇高力学的崇高,则是指威力而言。构成力学的崇高的是两种因素,一方面是这自然对象,具有巨大的威力,或者说它是作为一种令人恐惧的可怕对象被表象着;另一方面,谁怕,谁就不能判定自然是崇高。当一个自然对象可怕,而我们又不怕它,而我们不害怕它,并且它对我们产生吸引力、引起我们的快感时,这对象才可以称作崇高。力学的崇高的本质则是和人的实践理性相联系,它是人不顾一切危险按照道德律令行事的精神状态的表征。3、对于崇高的分析的评价(1)缺点第一,他否认了崇高现象的客观存在,而认为无论是数学上的

8、崇高,还是力学上的崇高,都是来自于主体的心灵。对象本身,无论体积多大,或者是威力多么强,都不是崇高,崇高只是它们在我们内心中所唤起的观念。第二,康德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崇高与美的都是审美的反省判断,所以在根本的性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都与利害无关,与概念无关,与目的无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