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doc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

ID:56197053

大小:456.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19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_第1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_第2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_第3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_第4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学课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助学院校:自考助学专业:姓名:自考助学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O年月日前言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采矿课程设计是属于教学性设计,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学生应根据设计题目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

2、工作。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目录1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11.1井田地质特征11.1.1地层11.1.2构造21.2井田范围及储量31.2.1井田境界31.2.2井田储量41.2.3矿井的工业储量41.2.4矿井设计储量51.2.5矿井设计可采储量61.3矿井年储量及服务年限81.3.1矿井工业制度81.3.2矿井服务年限82井田开拓92.1井田内

3、划分92.2开拓方案的选定92.3方案经济比较10确定方案133采煤方法153.1选择确定采煤方法153.2采区巷道布置153.2.1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153.2.2煤柱尺寸153.2.3采区上下山的布置163.2.4回采巷道的布置163.2.5联络巷的布置163.2.6采区车场形式的选择163.2.7采区硐室183.2.8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183.3回采工艺193.1.1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203.2.2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21参考文献241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1.1井田地质特征平顶山煤田处于秦岭纬向构

4、造带的东延部位,淮阳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反射弧顶部,为纬向构造与山字型构造的复合部位,由于二者的共同影响,使得整个煤田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向的复式褶皱(李口向斜、灵武向斜、郭庄背斜、牛庄向斜、诸葛庙背斜等)和大断层(白石沟逆断层、锅底山正断层、山庄逆断层等),总体构造线为北西向。追溯区域地质历史,平顶山煤田曾受到中岳运动、少林运动、怀远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六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C-P煤系沉积以后,燕山运动最为重要,使区内中生代及其以前地层(包括前震旦纪)卷入了这次运动,形成了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并拌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喜山运动在本区主要表现为差异升

5、降运动,并使先期断裂再次活动,形成了一幅复杂的构造图案。井田地表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依据钻探工程揭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系崮山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和第四系。1.1.1地层本井田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崮山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和第四系。寒武系崮山组系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厚度大于68m,为灰色厚~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石炭系本溪组上界为太原组L7灰岩底面,下界为崮山组白云质灰岩的顶面,厚度平均为5.6m,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和深

6、灰色、灰黑色炭质泥岩。石炭系太原组上界为L1灰岩的顶面,或为山西组底部砂质泥岩的底面,下界为本溪组铝土质泥岩的顶面,或L7灰岩的底面,厚度为53~86m,平均62.5m,由深色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煤组成,间夹菱镁质泥岩薄层,庚组煤位于本组下部灰岩的上部。二叠系山西组上界为下石盒子组砂锅窑砂岩底面,下界为太原组顶部灰岩顶面,厚87~114m,平均为105.3m,由浅灰绿、深灰色中~细粒砂岩、泥岩和煤组成。含煤2~5层,为己组煤。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上界为田家沟砂岩的底面,下界至砂锅窑砂岩的底面,厚度284~311m,平均304.4m,

7、由灰黄色、深灰色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所组成。依据岩性和含煤性,自下而上分为戊组煤、丁组煤和丙组煤。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上界至平顶山砂岩底面,下界至田家沟砂岩顶面,厚294~331m,平均314.5m。主要由灰白色、灰黄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及劣质煤层组成。自下而上分为乙组煤和甲组煤。二叠系石千峰组在井田内出露不全,厚度0~255m,平均137.8m。主要由平顶山砂岩等组成。第四系厚0~33m,平均为11.93m。主要为黄土沙砾滚石(平顶山砂岩和石千峰组砂岩)之山坡残积物分布于低洼处,厚度不大,表土平均2m厚。1.1.2构造受区域构造的控制

8、,特别是李口向斜及锅底山正断层的影响井田构造总体上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