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

ID:56181247

大小:41.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_第1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_第2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_第3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说课稿鄯善县第二中学刘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鄯善县第二中学的刘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1.课题结构:本课题主要由中和反应和pH值两个知识点构成。在结构上将知识、技能和应用价值融合为一体。适合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中和反应的原理、应用,第二课时学习pH值的测量、应用及意义。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2.地位和作用:(1)本节课主要

2、位于新课标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2)本节课是学习酸和碱中和反应,它不仅是贯穿于酸、碱和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也是酸碱性质的延续和应用,是学习酸碱度、pH值、盐、复分解反应等概念的前提,更为高中学习《离子反应》和《中和滴定》打下基础。(3)本课题在内容安排上,注重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因为许多中和反应没有现象,需要通过探究实验验证反应发生。在探究、讨论、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了解常见的酸碱的基本性

3、质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对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初步认识。学生已知道借助石蕊溶液变色证明CO2与水反应。(2)知识技能方面:目前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但还有待于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已经完成了近20次分组实验,大多数学生具备了熟练的实验技能,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所以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探究活动。(3)生活经验方面:学生已有蚊虫叮咬涂抹肥皂水、胃酸过多服胃药、蒸馒头、打馕用碱面等生活经验。(4)常见错误方面:历年的学生最常出现

4、的错误时对中和反应定义的认识不完整,认为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2.明确目标:针对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中和反应、盐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如何验证一些没有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动手实践和团结协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3.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为: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难点为中和反应的探究和实质。“中和反应的定义”较为简单,以阅读的方式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讨论

5、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较为抽象,通过媒体动画降低可以难度,由学生带着问题讨论领会。“中和反应的探究”难度较大,需由浅入深逐层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摸索领会。4.优化方法:根据化学学科特点,为了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传统与多媒体演示有效结合法等教学方法。通过适当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实验,可以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所以选用自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5.形成模式:通过建立“创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6、→交流讨论→点拨提升→评价反馈”六个环节,形成完整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三.教学设计: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对本课的理解,特设计了如下六个教学环节:1.课前准备,温故知新;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引导实验,自主探究;4.交流讨论,点拨提升;5.及时练习,巩固新知;6.自主研读,学以致用。下面我将引领大家进入我的教学环节:1.课前准备,温故知新:提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给出目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关键知识点,给出问题,做到温故知新。NaOH与CO2的反应验证是个难点,在课题1中留有空白,我将它选作本节课的

7、切入点。让学生提前上网查阅资料,可降低难度,同时又为酸碱反应的验证提供方法引导。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将100mL蒸馏水和100mLNaOH溶液分别倒入两瓶CO2气体中,旋紧瓶盖振荡,引导学生观察塑料瓶变形情况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这个实验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先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化学反应本身没有现象,然后再质疑:“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如何证明?如何验证没有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这两个反应都学过,关键是如何证明反应发生。这样一来,通过创设情境从学过的知识引入问题,由浅入深,有梯度的设疑,使知识的获取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分析

8、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议“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用石蕊检验碳酸”时,立即同步演示,给与肯定。然后再总结,最后引出“CO2和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如何检验碳酸钠?”从而进入新课。3.引导实验,自主探究:“一.验证化学反应的发生”的学习包括两个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验证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将塑料瓶内的溶液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