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奋斗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一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l35.5Fe56Cu64Na23Mg24Al27Zn65C12N14K39Mn5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KCl、NaNO3B.水、酒精C.Na2CO3、CaCO3D.MgSO4、ZnSO4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B.C.D.3.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C.溶解、蒸发、
2、过滤、结晶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4.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5.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的水溶
3、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溶液和溶液B.溶液和稀硫酸C.溶液和溶液D.溶液和盐酸8.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B.过滤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C.食品加工厂利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D.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9.将饱和溶液FeCl3加入沸水中能制得Fe(OH)3胶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含0.1molFeCl3溶质的溶液
4、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为0.1mol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0H)3悬浊液>Fe(0H)3胶体>FeCl3溶液D.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2Al+6H+2Al3++3H2↑D.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Fe3++H2↑11.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
5、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12.在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点燃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B.C.D.13.根据反应式: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Fe3++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C.Br-、I-、Fe2+ D.Fe2+、I-、Br-14.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
6、OC.H2+CuO=Cu+H2O D.2H2O2H2↑+O2↑15.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NO3-、MnO4-B.Mg2+、Na+、Cl-、SO42-C.K+、Na+、Br-、Cu2+D.Na+、Ba2+、OH-、SO42-1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e-转移B.ClO2是氧化
7、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D.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还原剂17.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HClB.NaOHC.Na2SO4D.CuSO418.对于反应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5:119.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则中的化合价是( )
8、A.+3 B.+4 C.+5 D.+620.某溶液中只含有、、、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和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