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

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

ID:56168470

大小:609.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4

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_第1页
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_第2页
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_第3页
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62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第8期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彭建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在综合地震、测井、地质等各类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巴彦塔拉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巴彦塔拉地区最显著的特点是处于构造转换带,其形成和演化以伸展作用为主,区内断层主要为张性、张扭性正断层,纵向上以T。为界分为2套断裂系统,下部断层控制地层沉积,上部断层控制局部构造发育,平面上由西向东大致可以分为3个断裂带,中部断裂带断层发育最多、性质最为复杂。本区构造具有较好的继承性,T~T反

2、射层基本上保持了“北部洼槽,南部隆起,西部陡坡,东部缓坡”的构造特征,圈闭类型以断块为主,油气主要聚集于T。不整合面附近。研究成果对巴彦塔拉地区后续勘探开发以及其它类似地区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巴彦塔拉构造转换带断裂特征构造演化中图分类号:TEl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16(2013)08一【)(】62—04巴彦塔拉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巴彦塔拉乡境内,自1982年开始区带评价,目前已发现5个油气藏,是海拉尔盆地重要的增储上产接替区之一。构造上处于乌尔逊

3、凹陷和贝尔凹陷2个一级构造带间的转换结合部位,横跨贝尔凹陷和乌尔逊凹陷2个二级构造单元,西北与嵯岗隆起相接,东部以近单斜的形式向巴彦山隆起过渡(图1)。该区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极为复杂、破碎。理清构造特征对于巴彦塔拉地区后续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1构造背景海拉尔盆地是巨大的中亚一蒙古地槽的一部分,属于早白垩世陆相伸展断陷盆地体系。为叠置在海西一·一级构造单元分区线.—l_I断层—·L一地层超覆线褶皱基底上中新生代断陷型盆地,以德尔布干断裂为⋯⋯二级构造单元分区线r.-.二-_I1巴彦塔拉构造带界,西部属额尔古纳褶皱系

4、,东部属内蒙一大兴安岭褶图1巴彦塔拉构造位置皱系,早期受左旋压扭应力场作用,中晚侏罗世时期转区内断层十分发育,从断层的断距来看,最大断距变成为右旋张扭应力场,在白垩纪时期变为近东西向为2170m,最小断距为2m,一般为50~100m;从断层的伸展应力场。盆地演化经历了断陷(T。~T。)和坳陷延伸长度看,最大延伸长度约22km,最短的小于(T。以后)两大时期。盆地内充填侏罗系、白垩系和新100m,大多数为延伸2~6km的断层。生界,侏罗一白垩系为盆地内主体沉积,白垩系陆相沉本区构造的形成和演化以伸展作用为主,区内的积从下

5、至上为:塔木兰沟组(Ktm)、铜钵庙组(Kt)、南断层主要为张性、张扭性正断层,局部发育有挤压逆冲屯组(K)、大磨拐河组(Kd)、伊敏组(K1v)以及青元岗组断层。纵向上明显分为2套断裂系统,具体以T~反射(K~qy)。层为界:下部为早期断裂系统,断层以近南北向和北东2断裂特征收稿日期:2013—01—04作者简介:彭建亮(1980一),男(汉族),湖北天门人,lT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勘探方面研究工作。2013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63向为主,控制地层沉积;上部为晚期断裂系统,断层以陷。北西向、近南北向为主,控制局部构造

6、发育。平面上由巴彦塔拉构造转换带是一个长期发育的转换带,西向东大致可以分为3个断裂带(图2),西部断裂带:在晚古生代末海西运动时,就形成了北西向的基底断断层主要呈近南北向、北西向展布,一系列东倾断层形层——巴彦塔拉断层。从布达特群盆地初始张裂时,成陡坡断阶带,主干断层平面上呈雁列式排列;中部断又开始重新活动,控制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沉裂带:该断裂带呈近南北向和北西向展布,断层发育最积。总体来看,乌尔逊凹陷大部分地区均未接受布达多、断层性质最为复杂,同时深浅层局部构造最发育;特群沉积,而贝尔凹陷普遍接受了布达特群沉积,

7、该带东部断裂带:平面上呈北西向雁列式展布,断面以西倾在此时期处于隆起高地。为主,构成东部缓坡断阶带,该断裂带早期、晚期均受早白垩世早期铜钵庙组沉积时,该带仍处于高地,到不同程度挤压作用的影响,发育有多条逆冲断层。东端抬升较高,未接受沉积,中段附近有一浅鞍,使2个凹陷水域相通。以该带为界,乌尔逊凹陷快速沉降,沉积厚度达700,--800m;而贝尔凹陷相对抬升,沉积厚约O~200m。该带西侧形成局部深洼。南屯组一伊敏组沉积时,该带下沉,成为水下高地,北侧乌尔逊凹陷南部(乌南洼槽)为沉降中心;在南屯组时主要呈北西向展布;大磨

8、拐河组沉积时,沉积中心受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的控制。青元岗期,该转换带发育衰退,西段乌尔逊凹陷与贝尔凹陷水域连为一体,以浅鞍相连,东段显示出西南倾向的鼻状形态。该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主要受长期发育的巴彦塔拉断裂的影响。在早白垩世的伸展过程中,沿着断层脆弱带拉伸,产生调节应力平衡的右旋走滑的转换断层,图2巴彦塔拉构造带断层叠合图并与在转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