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

ID:561595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_第1页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_第2页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_第3页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_第4页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媒介审判和传媒舆论监督间关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邓玉娇案中的媒介审判与传媒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健全传媒舆论的监督环境,合理界定传媒舆论监督司法的限度,才能实现司法公正和传媒监督的协调,实现其价值统一。【关键词】邓玉娇案媒介审判舆论监督回顾近些年媒介引发的舆论事件,许多涉及社会公权尤其是关于司法审判的案件,一经媒介披露就会激起大众讨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进而可能影响到案件审判的最终走向。本文以邓玉娇案为例,分析“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以及传媒舆论监督和媒介审判之间的关系。一、问

2、题的提出——“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2009年5月10日晚,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梦幻城消费时,与女员工邓玉娇发生争执。邓玉娇将官员邓贵大刺死。次日,邓玉娇被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遭拘留。随着事件被媒体以及在网上的披露,邓玉娇案最后在互联网引发舆论风暴,邓玉娇被比作“女英雄”、“中国第一烈女”。到2009年6月16日,法院判处邓玉娇防卫过当,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免除其刑罚。7我们从这个简单的回顾中,不难看出,对于邓玉娇的判刑,从拘捕邓玉娇到免于刑事责任,巴东县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可谓是大相径庭,为此

3、,人们对该案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讨论。在邓玉娇案的整个审理过程中,尤其在一审判决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媒体与舆论的参与对邓玉娇案的改判起了巨大作用。有人认为,这种参与是正义的,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还有人认为,这是媒介在干预司法审判,是媒介审判,它妨碍了司法公正。那么,邓玉娇案的判决,到底是媒介在干预审判——是媒介审判呢?还是媒体在对司法进行监督——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呢?二、关于”媒介审判”的各种观点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

4、判,也叫“报刊裁判”。西方国家的“媒介审判”产生的土壤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大陪审团制度。陈力丹及其博士刘宁洁指出:“媒体审判”的历史沿革是:法律审判实行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大众传媒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或涉案的当事人做过多的报道和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间接影响判决的公允。①新闻传播法学专家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②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媒介审判”的观点还是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7第一种观点是:“

5、媒介审判”是“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滥用,在他们看来“媒介审判”是违法行为,干扰司法的正常运行。第二种观点是:“媒介审判”未必有碍司法公正。认为传媒舆论站在公众立场,其言论诉诸道德,依据公众认定的案件做出判断,而法院审理站在法律的角度,其判断诉诸法律,是依据法律认定的事实做出判决。两者均是追求内在公正的,但运行法则完全不相同,由此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三、“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这里,笔者主要从媒体和司法角度对“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在邓玉娇案的报道中,几乎所有媒体都明显的倾

6、向于邓玉娇,把邓玉娇当作弱势群体,认为是烈女,是侠女。美国政治学家B.C.科恩在考察报刊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的成功。”大众传媒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的传播,在短时间内将邓玉娇案的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很快就成为了社会的焦点。2、媒介的集中宣传引发“沉默的螺旋”,形成舆论冲击7“沉默的螺旋”理论即指已有的多数人的舆论对少数人意见无形的压力,形成一方公开疾呼另一方越发沉默的螺旋式过程,于是更

7、为强大的舆论生成。在邓玉娇案中,传媒是站在邓玉娇的角度进行单向度的报道,这无疑对司法形成了很大的压力。3、媒介的越位新闻媒介是社会舆论的代表,但是它并没有进行审判的权力,然而媒体在进行法制报道时总是“指手画脚”,甚至凌驾于司法之上进行提前审判。4、媒体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恶性竞争媒体或网络往往追求的是“眼球效应”。为吸引眼球,媒体在给我们提供了巨量和便捷信息的同时,难免会有倾向性地提供信息,利用公众的非理性情绪进行渲染乃至炒作。5、司法的不透明司法的不透明是造成舆论一边倒的重要原因。在邓玉娇案中,办案人员及监

8、察机关对案件细节的回避,以及不肯做出明确回应的做法,引起了公众的普遍质疑。司法部门唯有让信息直通民众,以司法公开和透明的态度面对公众,才能让公众信服。四、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避免媒介审判7我国目前的参审制表现形式通常是由一名专业的法官和两名外行人混合组成来审理案件。但是由于法律专业知识的限制,陪审人员通常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真正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通常是法官占据主导权,一般外行人即陪审人并不会对案件产生实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