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54234
大小:6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7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师承担着教学工作的重任。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质量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内涵发展走“向规范要质量”之路,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本制度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七个方面(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和考查、教研)作出要求。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及教务处、教科处、年级组、教研组应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
2、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好检查的记载。一、备课基本要求认真备课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努力做到备课规范,教案设计合理,教学内容符合课标和教材要求,教学方法得当。(一)、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切合学生实际,详略有度,实用有效。132、系统性原则。切实备好本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做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3、整合性原则。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力争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
3、先进性原则。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二)、总体要求1、注重有效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着重把握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2、强化适时备课。各学科备课提倡提前1—3课时,杜绝过度超前备课和滞后“备课”,严禁以抄袭教案代替备课行为,严禁无教案或使用旧教案上课。3、坚持集体备课。要充分发挥年级备课组和教研组的集体作用,通过集体研究、相互启发来实现资源共享。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中青年教师
4、要写规范详案;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可写简案。骨干教师可设计有个性、有实效的教案;兼课教师至少备写一科详案。(三)、备课构成按教学内容范围与教学时间跨度,备课要有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131、学期备课。学期备课应包括本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总体目标、学期教学重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等。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学期备课要求的前提下写好学期计划。2、单元(章节)备课。单元备课重点要放在本单元教材分析、资源收集、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单元检测和课时安排上。教师要在充分掌
5、握单元备课要求的前提下写好单元计划。3、课时备课。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课题,教学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师要在充分掌握课时备课要求的前提下写好教案。(四)、教案备写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选。教师要深入钻研知识体系,明确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密度、深度。2、学情分析要全面。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操作技能;预设学生的思想障碍、理解误区;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3、设
6、计理念要先进。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134、课时安排要合理。要依据学科性质和内容确定课时,以课或章节整体设计,分课时备写。5、教学目标要明确。从学科目标及学段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从确立的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重难点。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
7、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8、教学过程要有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条理性、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要能恰当应对课堂生成。(3)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8、保底而不封顶。13(4)结课设计。结课要对所学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进行归纳总结,对课堂教学进行强化和拓展,把课堂结束的“句号”变成“问号”。9、板书设计要精美。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络和活动主线,做到巧妙、精炼、合理、美观。10、作业设置要多样。各学科可依据本学科特点设计书面、口头、实践活动练习等特色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性,加强作业的巩固性,把握作业的层次性,讲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