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折梅寄相思素材.doc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折梅寄相思素材.doc

ID:56150563

大小:43.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20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折梅寄相思素材.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折梅寄相思素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折梅寄相思  采摘花草相赠的风俗起源很早。《诗经·郑风·溱洧》说:“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楚辞·九歌·湘夫人》说:“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都是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手段。汉代的古诗《涉江采芙蓉》,写一位游子久客异乡,他涉过江水,采来芙蓉,想要送给故乡的同心人;另一首《庭中有奇树》,也有“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的句子。一般认为这两首是写夫妻间情事,也有人说是朋友之间的。无论如何,深沉的情意,寄托于美丽芬芳的花朵之中,可说是这两诗的本意。  南朝人陆凯的《赠范晔》诗,也是一首很动人的作品: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江南早

2、春时节,梅花已经怒放,诗人怀着春之喜悦,将它轻轻折下。恰好此时遇见了传递书信的驿使,便忽然想到:何不请他带给远在北国的友人?在那“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歌辞》)的陇头之上,友人该正在思念江南的春天,思念故乡的亲友,让这枝梅花给他带去友情,带去安慰。上面说的汉代古诗的作者,虽然采摘了香花想要赠给同心之人,但只是愿望而已,并不能真的送到;这里却是托驿使传递,或许果然能到达友人的手边。当他读到这首诗、看到那虽已干枯但依然美丽的花朵时,他将何等激动,将沉醉在何等浓郁的诗意的氛围之中。  诗人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一朵小小的花儿,能够激起他丰富的情感,引发他无穷的遐想。因此

3、一枝梅花实在胜过千言万语。令人想起了唐代王维那首情韵缅邈、悠扬不尽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系情于窗前的寒梅,因为它曾与诗人的生活、情感紧紧相连,因为它曾给予诗人许多美的感觉。《赠范晔》是将故乡的梅花寄与游子,这是游子念念不忘故乡的寒梅。虽然两位作者相去数百年,但是心灵的颤动却那么一致;因为他们都是诗人。  有趣的是,早在西汉刘向编的《说苑》中已有一则折梅相赠的故事,但与陆凯的折梅大不一样:春秋时代,越国使者诸发拿着一枝梅花要送给梁王,梁臣韩子勃然作色道:“岂有以一枝梅花赠送列国之君之理!我要羞辱他一番!”结果二人进行了一场舌战

4、。(《说苑·奉使》)从实际利益的角度看,一枝梅花委实太轻微了。同是一枝梅,韩子与诗人们的观感大不相同。太看重实利,便没有了诗、没有了美。其实,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是充满着诗和美的。  陆凯这短短的四句小诗,启发了许多作者的灵感,成为常用的典故。例如宋代词人秦观那首有名的《鹊桥仙》便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南宋诗人刘克庄也有“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之句。其他例子尚多。由此也可见这首小诗是如何为后人所喜爱了。  最后,关于这首诗的本事,还得说几句话。  这首小诗曾为《荆州记》一书所记载(《太平御览》卷九七〇引),说是范晔在长安,陆凯在江南,折

5、花以赠,但范晔是南朝刘宋时人,未曾去过长安,故其说颇启人疑窦。陆凯的生平也无可考知。这些确是疑问。或许诗中“陇头”只是用作典故,泛指边远之处。《荆州记》的作者因见“陇头”之语,便坐实为长安了。(陇头在今陕西、甘肃交界处一带,与长安较近)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要紧的还是领略诗中隽永的滋味。-1-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