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

ID:56148283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7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_第1页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_第2页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_第3页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_第4页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系,050601030,易永洁摘要: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它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以氧化磷酸化(OXPHOS)方式将食物内蕴藏的能量转变为可被机体直接利用的ATP高能磷酸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在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人类的遗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线粒体;;结构;功能;遗传病;mtDNA自1890年Altaman首次发现线粒体以来,生物学家就一直以极大的热情给予关注,到目前为止,其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明了。1线粒体的结构1.1外膜(outmembrane)含4

2、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1.2内膜(innermembrane)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如:丙酮酸和焦磷酸是利用H+梯度协同运输。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位于内膜,因此从能量转换角度来说,内膜起主要的作用。内膜的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内膜向线粒体基质褶入形成嵴(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

3、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嵴有两种类型:①板层状、②管状,但多呈板层状。1.3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至嵴的轴心部,腔隙宽约6-8nm。由于外膜具有大量亲水孔道与细胞质相通,因此膜间隙的pH值与细胞质的相似。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1.4基质(matrix)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外,其他的生物氧化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均位于基质中,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6基质具有一套完整的转录和翻译体系。包括线粒体DNA(mtDNA),70S型核糖体,tRNAs、rRNA、DNA聚合酶、氨基酸

4、活化酶等。2线位体的功能生命要存活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线粒体扮演着能量供应站的角色。糖、脂肪、氨基酸,最终氧化放能的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链酶组,它是由5个酶复合体(Ⅰ-Ⅴ)组成的,分别是:NADH-Q还原酶(复合体Ⅰ),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体Ⅱ),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Ⅲ),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Ⅳ),及ATP合酶(复合体Ⅴ)。糖、脂肪、氨基酸,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氧化磷酸化过程是在呼吸链酶组分参与下完成的。三羧酸循环的最终产物为CO2、NADH和FADH2。后两者的电子进入内膜呼吸链并沿呼吸链酶组分

5、传递,其间释放的能量用以将基质中的H+定向转运至内膜外,从而形成跨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梯度和电位梯度,电子在呼吸链的终端将O2还原成H2O,H+借助电化学梯度从内膜外进入基质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在内膜的ATP合成酶作用下促使ADP和Pi结合生成ATP。生物体能量的储存和利用以ATP为中心,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95%是以ATP的形式直接提供的。除产生ATP外,线粒体跨内膜电化学梯度还执行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摄取Ca2+,以维持胞浆中游离钙离子的低浓度(<10-7摩尔)和精确地调整其浓度,以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线粒体膜上的协同转运体(uniporter)实现对钙摄取,它由线粒体内外膜

6、间的电化学梯度来驱动;2Na+/Ca2+交换系统(2Na+/Ca2+exchanger,NCE)和大分子通透性转移孔道(mitochondrialpermeablizetransitionpore,MPTP)将线粒体内累积的Ca2+释放到胞浆中去。此外,线粒体在一定条件下所释放出的Ca2+,除满足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需要外,还用以激发一些细胞机能,如细胞的胞吞、胞吐及收缩作用等。3线位体遗传病线粒体病(mitochondriopathy)是指因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的缺陷,导致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而出现的一组多系统疾病,也被称为线粒体细胞病(mitochondrlacytopa

7、thy)。线粒体病主要由mtDNA的突变造成,包括点突变、缺失、重复及丢失等。迄今为止,共发现50余种病理性DNA点突变及数百种重排方式,同一种mtDNA突变对于不同患者可造成不同的临床表现,3.1线粒体遗传病的特点3.1.1半自主性mtDNA能够独立地复制、转录和翻译,但维持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主要大分子复合物和大多数酶的亚单位由核DNA编码,故线粒体遗传表现为半自主性。63.1.2母系遗传受精卵中大多胞质来自卵细胞所致。3.1.3异质性分裂过程中线粒体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