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45780
大小:19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7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总结一、物质代谢的相互调节1、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2、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1)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Ø摄入的糖量超过能量消耗时Ø脂肪的甘油部分能在体内转变为糖Ø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的影响: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2)糖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Ø①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可转变为糖。Ø②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3)脂类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Ø①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α-酮戊二酸——乙酰CoA——脂肪Ø②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Ø③脂肪的甘油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4)核酸与糖、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Ø①氨基酸
2、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Ø②磷酸戊糖途径提供核糖磷酸5)核酸代谢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二、代谢调节的种类与机制1、基本概念1)代谢网络细胞中生物分子成千上万,它们最终都与几类基本代谢联系,进入一定的代谢途径,从而物质代谢有条不紊进行。不同的代谢途径又通过交叉点上关键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得以通,形成经济有效、运转良好的代谢网络。2)代谢调节:生物体对自身各种代谢途径方向的控制和代谢反应速度的调节。普遍存在于生物界,是生物的重要特征。3)单细胞生物:主要通过细胞内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对酶的活性及含量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原始调节或分子水平代谢调节。4)高等生物:三级水平代
3、谢调节(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激素水平与神经系统的整体水平)。①内分泌细胞及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对其他细胞发挥代谢调节作用。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或通过神经纤维及神经递质对靶细胞直接发生影响,或通过某些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某些细胞的代谢及功能,并通过各种激素的互相协调而对机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③分子水平调节是整个代谢调节的基础。2、分子水平的调节1)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由关键酶的活性决定Ø限速酶:速度最慢,它的速度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Ø催化单向反应不可逆或非平衡反应,它的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Ø这类酶活性除受底物控制外,还受多种代谢物或效应剂的调节。Ø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酶
4、;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2)酶水平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酶量的调节①酶活性的调节:通过改变酶的活性在数秒、数分钟内完成的快速代谢调节,包括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②酶量的调节:通过改变酶的含量在数小时、几天内完成的迟缓代谢调节,包括酶蛋白降解和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3)变构调节①代谢终产物反馈调节:抑制或激活反应途径中的关键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②变构调节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不致浪费。②变构调节使不同的代谢途径相互协调。③酶促化学修饰调节修饰形式:磷酸化/去磷酸化(主)、乙酰化/去乙酰化、腺苷酰化/去腺苷酰化、甲基化/去甲基化、尿苷酰化/去尿苷酰化、氧化(S-S)/还原
5、(2SH)4)酶量的调节酶降解的调节:通过改变酶蛋白分子的降解速度调节酶的含量酶合成的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底物对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产物对酶合成的阻遏、激素对酶合成的诱导、药物对酶合成的诱导。酶水平的调节机制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代谢调节。3、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Ø区域化:代谢途径有关酶类常组成多酶体系,分布于细胞的某一区域。Ø对酶的底物转运(浓度)起调节作用。Ø对酶的活性起调节作用(结合状态、可溶性、激活因子等)。酶隔离与区域化分布的意义:避免了各种代谢途径互相干扰。4、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内、外环境改变——机体相关组织分泌激素——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6、,适应内外环境改变三、主要代谢途径的调节控制1、糖酵解途径的调控1)限速酶:果糖磷酸激酶①ADP、AMP、β-D-果糖-2,6-二磷酸是别构激活剂;ATP、H+是别构抑制剂;②ATP/AMP比值对该酶括性的调节对细胞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③H+可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它可防止肌肉中形成过量乳酸而使血液酸中毒;④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的抑制作用;β-D-果糖-2,6-二磷酸可消除ATP对酶的抑制效,使酶活化(控制酶构象转换)2)己糖激酶:G-6-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反馈抑制)。3)丙酮酸激酶①果糖-1,6-二磷酸是该酶的激活剂(前馈激活),丙氨酸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②丙氨酸抑制丙酮
7、酸激酶的活性,可避免丙酮酸的过剩(反馈抑制);③ATP、乙酰CoA等也可抑制该酶活性,减弱酵解作用(反馈抑制)2、脂代谢的调节1)神经调节:主要体现在季节变化,秋季脂肪合成增多,以利冬天保暖;春季脂肪分解增多,因要合成大量的性激素和繁育后代消耗能量。2)激素调节: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很多,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等;促进脂肪合成的激素有胰岛素、前列腺素。3)脂肪动员的调节4)β-氧化的调节Ø限速步骤:脂酰基进入线粒体,丙二酸单酰CoA的浓度增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