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

ID:5613741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0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_第1页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_第2页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_第3页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_第4页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西省雅山地区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前景研究  [摘要]江西省雅山区域位于钦杭成矿带江西段西部之武功山铁铌钽钨铜找矿远景区中东部,赣中铁矿整装勘查区中部,区域内分布有雅山、下桐岭、黄竹坪、四一四及棕皮山等几个钨多金属矿床(点),其中最具典型特征意义的重要矿床有下桐岭大型钨铋钼多金属矿床和四一四超大型钽、铌、锂、铷、铯稀有金属综合矿床。文章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成矿、控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靶区等,对雅山区域内深部矿产资源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该区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实现”358目标”提供依据。[关键字]江西省雅山钨多金属矿前景分析[中图分类号]P611[

2、文献码]C[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62-2本区矿山分布密,周边及区内分布国有、国有控股的矿山浒坑钨矿、珠江矿业之下桐岭大型钨钼铋矿、雅山之四一四超大型钽铌矿,民营矿山有雅山钨矿、黄竹坪钨矿、棕背山钨矿、明月山、武功山、新坊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点);赣中铁矿田的众多小型”新余式”9铁矿开发企业十余家。成矿条件优越,具有韧性带硅化破碎带型金矿、岩浆高中温热液内接触带石英脉(细网脉)型钨钼铋矿、岩体外接触带石英脉型钨钼铋及矽卡岩型铜铅锌矿、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及”新余式”铁矿的成矿条件。资源潜力巨大,深部找矿的突破,对钨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示范指导意

3、义。1控矿地质条件雅山区位于钦杭成矿带江西段西部之武功山铁铌钽钨铜找矿远景区中东部,赣中铁矿整装勘查区中部,前寒武系地层组成褶皱基底,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地层组成盖层构造;区域构造本区自元古代以来,经历两个不同的构造发展阶段,前晋宁期~早加里东旋回的地槽发展阶段,晚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旋回的地台(或准地台)发展阶段。加里东地槽的发展是在元古代地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因而,形成元古界~古生界统一的迭加基底。在构造发展阶段中,区域发生过多期、多次不同层次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构造运动;其中早期加里东运动,为区内地槽普遍回返形成褶皱基底的变质运动;印支运动为地台(准地台)发展阶

4、段的重要褶皱运动,不仅结朿了本区海侵作用,同时形成了盖层褶皱的基本轮廓;燕山运动为本区重要的断裂褶皱运动,不仅形成了新的褶皱断裂构造,但以断裂作用为主,并伴随有花岗岩及基性、超基性岩浆的侵入活动。9区域晋宁~加里东期基底褶皱构造主要有轴向北东转向近东西向武功山复式背斜、轴向为北东转向为北东东向之神山倒转复式背斜构造及其次一级褶皱构造所组成。海西~印支~燕山期盖层褶皱构造主由轴向北东向为主,次为北东东向;盖层褶皱构造由于受印支期及燕山期断裂作用,均遭不同程度破坏。区域断裂构造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北东东向及其配的北北西、北北东向断裂构造。1.1地层条件区域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

5、有:上元古界早期神山群(Pt31Tn)、震旦系下统上施组(Z1s)、震旦系下统下坊组(Z1x)、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Z2l)、寒武系下统里坑组(∈1l)、泥盆系上统畲田桥组(D3s)、第四系(Q)。1.2岩浆条件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沿矿集区中部变质岩穹窿区侵位,主要有两期:加里东期和印支-燕山期。前者有武功山、张家坊和山庄3个岩体,分别出露于区内中部、西部和东南部;后者主要有新泉、青万龙山(含浒坑、明月山、丫山、青龙山)、温汤和雅山等4个岩体。燕山期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126-178Ma,为燕山中晚期花岗岩,主要集中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呈数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的岩株状产出。

6、4个主岩体呈北东东向串珠状产出,侵位于矿集区中部穹窿体的变质岩和加里东期花岗岩体中,多为具多次侵位的复式岩体,如青万龙山、(新坊)雅山等岩体。9岩体侵入围岩有不同程度热变质作用,形成不同强度热变质晕圈:自内向外依次为接触角岩带→弱角岩体带→原岩的热变质分带,热变质带宽可达数百米。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其次有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锂云母花岗岩、钠长花岗岩等,是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不同,致各岩体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有一定差别。如雅山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锂白云母花岗岩、锂云母花岗岩、钠长花岗岩)。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由低到高总体呈现从黑云母

7、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锂云母花岗岩→钠长花岗岩的演化规律。伴生矿化亦呈现由钨、钼(浒坑)→钨铜铋(下桐岭)→铌钽(锂、铍、铷、铯)(414矿)的演变规律。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为壳源重熔(S)型花岗岩类,与钨钼铋、铌钽、稀土矿化密切相关,是岩浆分异演化不同阶段伴生矿化产物。1.3构造条件雅山地区位于北东东向武功山复式背斜西端,复背斜为一近平卧型倒转背斜,南翼东段倒转,西段正常,背斜核部为华南系,两翼为震旦系、寒武系,北翼为萍乡-广丰深断裂破坏,并为上古生界掩盖。其后又经历了北北西向和北东-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