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

ID:56123830

大小:49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20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_第1页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_第2页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_第3页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_第4页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海深海观测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海深海观测计划规划设计方案1.年度工作目标依据**规划,**拟承担南海深水区北部秋季航次水体综合调查任务。利用3000吨左右的海洋水体科学考察船,对船只进行适应性改装,通过CTD、ADCP等多种仪器及装备,对物理海洋、常规海洋气象、海气边界层、高空气象、海洋化学、大气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类海洋环境信息开展锚系浮标、潜标、走航、大面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观测,为南海深水区北部提供我国自主的海洋环境基础资料。2.调查航次设计2.1调查内容1、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调查包括:物理海洋、常规海洋气象、海气边界层和高空气象(1)物理海洋:水深、水温、盐度、

2、密度、浊度、海流、波浪、海况、水色、透明度和海发光;(2)常规海洋气象:海面气温、气压、湿度、风速和风向、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3)海气边界层:海气界面动量、感热、潜热和CO2通量,海表匹温、海气界面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梯度;2、海洋化学(1)海洋化学调查:pH、碱度、溶解氧、悬浮物、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溶解态无机碳和总有机碳等11个要素。(2)大气化学调查:气溶胶调查包括MSA、碳、氮、磷、铝、钠共6个要素;二氧化碳调查包括连续观测表层海水和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海水中温度、盐度并收集气温、气

3、压、风速和风向共8个要素。3、海洋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叶绿素、初级生产力、微生物、微微型生物、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大中型浮游生物、大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2.2调查技术路线1、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调查物理海洋以船舶大面断面/走航调查和锚系潜/浮标观测为主,以XBT/XCTD/抛弃式测流仪等观测为辅,其间收集整理国内外可用的准同步遥感观测资料,对南海深水区北部物理海洋要素开展基础性调查。南海天气系统基础性调查,根据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选择秋季一个航次在航线上,利用探空系统对南海季风、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的

4、温度、气压、湿度、风等要素进行综合观测。南海海气边界层调查,全航程连续观测,获取边界层温度、气压、湿度、风廓线,海气界面通量采用走航全航程连续观测,采用高频采样方式获取观测资料,并采用每5分钟平均输出一次通量平均值。2、海洋化学调查结合大面观测的方式,对海水和大气化学中PH、碱度、溶解氧、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和总有机碳、海水和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调查。3、海洋生物生态调查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海上取样与实验室镜检分析等方法,对叶绿素和初极生产力、微生物、微微型和微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大、中型浮游生

5、物、大型底栖生物、小型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等海洋生物生态环境进行调查。2.3调查设计依据**2012年度南海深水区北部秋季航次水体综合调查任务,在2012年度南海北部秋季航次中设置2个锚系潜标、1个锚系浮标及8条走航断面,主要对南海东部中尺度涡对西部环流的影响、黑潮通过涡旋脱落对南海北部环流的影响及内波研究以及研究黑潮通过涡旋脱落影响南海北部环流,菲律宾外海气旋涡等重要海洋环流系统海区开展基础性调查(如图1所示);主要开展物理海洋、常规海洋气象、海气边界层、高空气象、海水化学、大气化学、海洋生物等要素开展调查。图1南海深水区北部调查断面位

6、置示意图调查断面:共8个断面,116个大面站,具体位置见表1。在(12.500°N,113.000°E)、(21.500°N,118.500°E)各设置一个潜标,可以对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气旋涡及南海南部反气旋式大环流、南海西部金兰湾冷水舌、东沙群岛附近气旋涡及南沙海槽反气旋涡、南海北部海域内波特征进行监测,同时,对季风潮和冷涌等南海北部深水区海洋环境要素进行基础性调查,具体如表2所示。表3是调查航线船时设计。表1南海北部调查断面断面名称断面简称起点位置终点位置站数4-1318.250°N110.000°E11.000°N110.000°

7、E171-1421.500°N113.000°E11.000°N113.000°E177-1517.000°N115.500°E11.000°N115.500°E62-1221.500°N118.500°E14.000°N118.500°E811-1714.000°N118.000°E10.500°N118.000°E31-321.500°N113.000°E21.500°N120.500°E154-518.250°N110.000°E18.250°N113.000°E46-817.000°N113.000°E17.000°N118.5

8、00°E39-1214.000°N11.000°N14.000°N118.500°E713-1611.000°N110.000°E11.000°N118.000°E94-1018.250°N110.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