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doc

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doc

ID:56106283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doc_第1页
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根据对教师职业状态的观察与研究,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将教师心态与师德放在一起考量的重要性。本地电视台一个高收视率的民生栏目曾报道一小学老师冬天“以冷水洗脸惩罚学生”一事,舆论哗然,人们谴责这位教师“体罚”(后来教育局介定不是体罚)学生是师德有问题。笔者曾与当事人作过两小时的访谈,发现情况并非这么简单与容易定性。这位老师实际上非常敬业,责任心很强,对工作几乎可以说是全身心投入,之所以处罚学生的手段比较严厉,也是出于一贯严格要求的作风和急切的心态。与许多对学生处罚过激而导致争议的案例一样,教师的责任心并非不强,甚至是太强了,以致用力过猛,动作变形。

2、这里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还需兼顾哪些方面?光是敬业与负责就够了吗?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师对学生同情心的萎缩或丧失现象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遭遇、处境和情感变化的漠不关心、反应迟钝和缺乏想象力,这种层出不穷的麻木不仁乃至粗暴的行为,与教师的处境有关。现代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客观上使教师关注那些能够短期内满足外部绩效评价标准的目标,如升学率与学生成绩,而忽视情感的体验和追求。所以,有很多教师的问题表面上属于师德范畴的,其实很可能是更深层的心理问题。鉴于上述考量,笔者在培训中加入心态调节与预防职业倦怠的内容,引导教师将其与个人修养联系起来,深受

3、教师欢迎。(1)保证心态和谐现代教育被某些专家称为“产业”,广大教师就象产业工人一样,在教育的这个大机器面前整天忙着生产“人才”。且不说如果教师像工人生产产品一样培养缺乏个性、想象力、创造力,千人一面的孩子是对人性多大的伤害!先说这些“产业工人”吧,人们不仅希望教师生产人才,还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在这种压力下,有两种心态是值得注意的:一种是消极的抱怨,另一种是过于“勇挑重担”,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换来学生的迅速成长。前者自不可取,后者通常被视为积极上进的正面形象,人们容易忽视其中的隐患。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要耕耘,也是需要等待的,人们往往关注

4、了耕耘却忘了等待。如果教师一番辛劳急着收获的话,难免会有学生是并不如意的。这时,教师的“急切”会促使他用力过猛,教育失当。叶圣陶先生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农耕是要讲究天时地利的,是要勤于耕耘也要善于等待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现代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理想心态,这样的境界看似轻描,但绝非能淡写得出。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中,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境界。教育工作其实是寂寞的,今天的耕耘,并不意味着明天必有成果,或者能看到成果。教师是最应该耐得住寂寞的,静下心来,宁静才能致远,将育人的目光放远,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才不

5、会因为眼前利益而失去教育的远见与良知。教师在德行上有较高的追求,在心态上有较成熟的调整技术,才能抵御五光十色的社会诱惑,才能化解众说纷纭的社会评价,真正安心潜心于教育。(2)预防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调查显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些职业的共同特征是助人,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一是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

6、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二是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三是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觉得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总的来说,高压力导致职业倦怠,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麻木。“麻木不仁”是人们常用的成语,而我们有没有想过“麻木”与“不仁”的因果关系?倦怠而麻木的状态,会使教师失去教育的仁慈,而教育的仁慈是教育活动的本性和本质性要求之一,没有仁慈的教育将是一种缺乏关怀,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仁慈是道德的一部分,“正义只是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那么仁慈可能属于

7、道德的另一部分,我们认为这才是公正的说法”(威廉•弗兰克纳)。中国古代与西方学者对仁慈的详细论述,其观点可以概括为:首先,仁者爱人(同情关怀帮助人);其次,仁慈是理性的(爱心当有一定的规范策略);再者,仁慈超越公正,公正只要求我们做保证彼此权益受到公平对待的事,而仁慈是给予性更强的道德原则。总之,仁慈的缺失表面上表现在师德的失范,而深层原因却不在道德层面,而在心理层面!由此可见,教师心理状态的健康和谐与高尚的师德同样是教育事业的宝贵资源。只有保持心态和谐,追求自我德行的提高,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