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

ID:56098516

大小:10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9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_第1页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_第2页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_第3页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_第4页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和能力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设备选型设计一、主斜井提升设备由于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联合开拓,本次设计在+230m水平主斜井装备一套矿用双筒变频单绳缠绕式提升设备,担负+170m水平煤炭、矸石、设备、材料的提升任务。1、设计依据工作制度:330d/a,每天四班作业,三班提升,每天净提升时间16h;提升标高:+170~+230m;斜井长度:190m;倾角:25°;车场形式:上、下均为平车场。提升量:煤:90kt/a矸石:22.5kt/a材料:5次/班设备:4次/班其它:3次/班最大件:5t提升方式:双钩串车提升,下放空串车,提升重串车。提升容器:煤和矸石运输采用MG1.1—6B型1.0t固定箱式矿车,材料运输采用MC1

2、.5—6A型1.5t材料车,设备运输采用MP1.5—6A型1.5t平板车。2、提升设备选型(1)一次提升循环时间T=(2L+10)/Vm+4Vm+115式中T——提升循环时间;Vm——提升速度,m/s,取2.0m/s。T=(2×190+10)/2.0+4×2.0+115=3s经计算,一次提升煤、矸、材料、设备及其它的时间为3s。(2)最大班提升时间①小时提升量Ax(t/h)式中A——矿井年提升量,112.5kt/a;1.25——提升不均衡系数;1.2——提升能力富裕系数;330——年工作日数;16——日工作小时数。②一次提升量(3)一次提升矿车数①一次提升矿车数Z1(辆)按下式计算:式中Ψ—

3、—装载系数,倾角为25°时,Ψ取0.85;γ——煤的散集密度取1.0t/m3,矸石的散集密度取1.7t/m3;Vc——矿车容积,为1.1m3;煤:Z1=3.48/(0.85×1.0×1.1)=3.7(辆),提升煤炭时一次提升7辆;矸:Z1=3.48/(0.85×1.7×1.1)=2.2(辆),提升矸石时一次提升6辆。②根据连接器强度计算矿车数式中n——矿车连接强度要求的一次串车数,辆;F1——矿车连接器允许的最大牵引力,常用F1=58800N;q——矿车装载质量,提矸1590kg,提煤935kg;q0——矿车质量,592kg;β——井筒最大倾角,25°;ω——矿车运行阻力系数,取ω=0.01

4、5;g——重力加速度,g=9.8m/s2。则:故确定每次提煤车7个,提矸石车6个。最大班提升时间平衡详见表6—1—1。最大班提升时间为5小时,小于7.5小时,满足规范要求。表6-1-1最大班提升时间平衡表顺序项目单位每班提升量(t)一次提升量(t)每班次数每次升降时间(s)每班升降时间(s)备注1提煤t1373.7437391144672提矸t354.77839131283材料次539119554设备次439115644其它次33911173合计222875h(4)提升钢丝绳选择①钢丝绳单位质量式中p——钢丝绳每米质量,kg/m;——钢丝绳抗拉强度,15500kg/cm2;m——钢丝绳安全系

5、数,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00条取6.5;n——一次提升矿车数,提煤7辆,提矸6辆;——矿车装载质量,提矸1590kg,提煤935kg;——矿车质量,592kg;w——矿车阻力系数,取w=0.015;f——钢丝绳运行阻力系数,取f=0.25。——井筒倾角,25°;Lc——提升斜长,Lc=190m;则:p=1.12kg/m(提煤),p=1.20kg/m(提矸);初选钢丝绳初选6×7+FC-20-1670型钢绳,Pk=1.38kg/m,d=20mm,Q破=222KN。②作用在提升机上的最大静张力式中——提升系统最大静张力;其余参数同前。在提升煤炭时,作用在提升机上的最大静张力:;在提升矸石时,作

6、用在提升机上的最大静张力:;③安全系数效验提煤时:=222÷28.727=7.7>6.5,符合要求。提矸时:=222÷30.600=7.3>6.5,符合要求。(5)提升机选择验算①提升机滚筒直径:Dd≥60d式中Dd——提升机滚筒直径,mm;d——钢丝绳直径,Φ=24.5mm;Dd≥60×20=1200mm。初选JTB1.6型防爆提升绞车,卷筒直径1600mm。②滚筒宽度(缠三层)式中B——绞车滚筒宽度,mm;Lt——提升距离,m;l——试验钢丝强长度,一般取30m;K——缠绕层数;D——滚筒直径,mm;DP——平均缠绕直径,m,DP=D+(K-1)d×10-3n′——最少摩擦圈数,n′≥3

7、;n″——每季度将钢丝绳移动1/4圈所需的备用圈数,n″=4;d——钢丝绳直径,mm;ε——钢丝绳之间的间隙,一般取ε=2~3mm。则:根据以上计算,卷筒宽度选择2*900mm。(6)过卷距离计算式中:Lg——过卷距离,m;L1——串车停车点与防止过卷电气保护装置间的距离,主斜井串车提升取1m;L2——按全速过卷考虑,在安全制动的空行程时间内,串车组运行的距离,《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空行程时间不得大于0.5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