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随笔 (3).doc

音乐教学随笔 (3).doc

ID:56082891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音乐教学随笔 (3).doc_第1页
音乐教学随笔 (3).doc_第2页
音乐教学随笔 (3).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随笔 (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音乐教学随笔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音乐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低年级的学生,其年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易持久。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细心地、反复地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才能上好课。

2、对学生音乐天赋的培养要在学生适当年龄开始。因此,低年级的音乐教育更为重要。学生在入学前,虽然对音高、节奏、节拍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经过听辩、比较等训练,因此在唱歌过程中时常会走音,节拍、节奏也不稳定。在教学中就应针对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及时培养学生的音高、时值概念,使他们更好的帮助以后的音乐学习。人们常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低年段的孩子喜欢用耳朵听音乐。老师要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以及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理解这一特点,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即看得懂、听得懂,能在短时间内进入课堂状态,参加到音乐课堂活动中。在音乐教学中,一切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

3、儿童的听觉能力。因此,听觉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应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要培养、提高低年段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就应该有计划地进行练耳教学,提高学生对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程等音乐表现手段的听辨能力。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对音的高、中、低的听辨力?我通过音乐形象的生动对比,使学生理解和区分高、中、低三个音区的音乐特点。在高音区描绘小鸟、小松鼠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高音区的音色较清澈和明亮;在中音区则可描绘学生自己的活泼形象,让学生感受到中音区的歌唱性;在低音区描绘大象、老

4、牛、狮子、老虎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低音区的音色较厚实、沉重。还可以利用动作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听辨能力。例如我在高音区演奏时,要求学生做双手向上举的动作;在中音区演奏时,学生则双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区演奏时,学生双手做下垂动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与教学交叉进行即巩固又发展了对学生听觉的训练。马克思曾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就说明音乐听觉能力需要早期培养。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个音符、节奏型、乐句、乐段都能反映音乐的时间性。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

5、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我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用耳朵听、去感知。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例:心跳声:2/4 xx

6、xx

7、

8、         咚咚咚咚   大鼓声:2/4 x-

9、x-

10、

11、         咚 咚   钟表声:2/4 x x x x

12、x x x x

13、

14、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母鸡下蛋

15、后:2/4 x x x

16、x x x

17、

18、           咯咯嗒咯咯嗒  机枪扫射声:2/4 x x x x

19、x x x x

20、

21、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会一直很高,多次反复的练习,一些复杂的节奏就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采用柯达依教学法,先通过音节的声音使学生首先从感性上识别,再加以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不觉得节奏训练枯燥无味,反而更有兴趣的去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节奏的感觉和理解。例如,按照分句用象声词读节奏的方法,学生用节奏音节模仿回答的练习:(师)x x x x x

22、(生)x xx x

23、 x

24、

25、    喵喵喵喵喵tatatitita(师)x x x x x x x x

26、(生)x x x x x x x x

27、

28、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titititititititi(师)x-x-

29、(生)x-x-

30、    呷 呷   呷 呷这即推动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节奏。感知完节奏,我就让学生用律动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学生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的过程中告诉他们是几拍子,让他们边拍手边听或者边拍手边唱。这些都是学生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自然、灵活、大胆、不用老师教。小马跑、大家走

31、、开火车、开飞机、打雷声、划船等都可以让学生们用手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