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67578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铁路工务段线路工秋季安全考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点监考人姓名考试时间装订线XX工务段线路工秋季安全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3.本份试卷共5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2分,共20分)1.在铁路既有线路进行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执行《》。2.新上岗、转岗、提职人员必须经过单位、车间、三级安全教育及其它规定的安全教育,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3.野外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放下手中的,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雷雨
2、时严禁使用手机。4.本线来车且速度小于120km/h时,作业人员下道避车距钢轨头部的外侧距离为米。5.步行上下班时,应在路肩或路旁行走,严禁在行走。6.本线来车时,线路允许速度大于60km/h,等于、小于120km/h时,不小于米下道避车。7.防护人员必须由身体健康、视力、听觉良好,熟悉本区段地形、设备、列车运行情况及,经考试合格的正式职工担任,并持证上岗。8.多人在一起作业时应统一指挥,相互间应保持一定的,防止工具碰撞伤人。9.严禁在线路、列车旁、枕木头、道心、桥梁上、隧道内坐卧休息。10.作业前,和机
3、具使用人员应对机具进行检查,机具状态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的机具严禁上线使用。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线路上作业人员,禁止使用手机。急需接打时,应距线路()以外。A.3米 B.4米 C.5米2.线路允许速度等于、小于120公里/小时,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小于()。A.2米 B.3米 C.4米3.本线来车时,线路允许速度等于、小于(),下道避车距离不小于500米;A.60公里/小时 B.120公里/小时 C.16
4、0公里/小时4.在站内其他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米。A.300 B.500 C.8005.遇有降雾、雨、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影响瞭望时,应停止()。A.停止作业 B.上道检查 C.停止作业和上道检查6.听觉信号中警报信号的显示方法是()。A.一长两短声B.一长三短声C.一长一短声7.线路爬行量超过()时,应对轨缝进行调整。A.15mmB.18mmC.20mmD.25mm8.分组人工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少于()根轨枕。A.3根
5、 B.4根 C.6根9.分组打道钉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木枕。A.3根 B.4根 C.6根10.邻线线路允许速度大于(),等于、小于().本线可不下道但本线必须停止作业A.60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 B.12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 C.120公里/小时、160公里/小时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20分)1.学徒工、实习人员、干部在参加劳动、学习期间,可单独顶岗。()2.除巡道、巡守人员外,其他人员
6、上道作业必须做好安全防护。()3.严禁酒后上班或班中饮酒。()4.本线不封锁时,瞭望条件不良,邻线来车时本线可不下道。()5.邻线线路允许速度等于、小于l20公里/小时,本线可不下道.()6.在区间步行上下班时,在双线区间,应面迎列车方向;通过桥梁、道口或横越线路时,应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来车时抢越。()7.在区间或站内正线作业遇来车时,作业人员下道后要面向列车,注意观察列车运行,防止车上的车门或坠落物及绳索伤人。()8.使用撬棍拨道时,撬棍应插牢,听从指挥,统一行动,可以骑压或肩扛撬棍拨道。
7、()9.严禁在车底下避风、雨、雪、歇息或滞留。()10.施工单位在线路上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着装进行作业;夜间施工时,工作服上可无反光标志。()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在线路两侧路肩或站内两线间行走时,应注意什么?2.人员下道避车时,作业机具应如何摆放?3.作业人员传递工具、休息、绕行停留车辆有何规定?4.分组人工捣固及多组捣固机同时作业时应注意什么?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自动闭塞和有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哪些规定?2.在区间线路上撤除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的程序如何规定?地
8、点监考人姓名考试时间装订线XX工务段线路工秋季安全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3.本份试卷共5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每题2分,共20分)1.在铁路既有线路进行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劳动安全控制措施》。2.新上岗、转岗、提职人员必须经过单位、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及其它规定的安全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