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53387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仁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保康县歇马镇百峰中学刘仁杰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交流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无论是哪种探究模式,最重要的就是问题的提出。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探究式学习是给学生造疑,并引导学生解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创设一种好的问题情境,就能有效的刺激学生参与学习,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
2、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我认为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问题情境要体现知识性。知识是思维操纵的工具。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课题所含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有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针对这种情况,问题情境需要一定的知识性。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往往认为“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可以先做一个用力推小车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开始学生看到:用力推小车,小车就运动,不用力推,小车就不运动这一现象。然后教师停止用力推车,学生发现车子仍然在运动,经过
3、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的停下来。当这一事实出现时,教师可紧追一个“为什么”。当学生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发现:经验的看法是不对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探究新规律的强烈欲望。其次,问题情境要富有情趣。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物理问题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中,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在探究密度知识时,首先放一段电影惊险动作:房屋倒塌,砖头砸在主人公的身上……学生看
4、的目不转睛,此时提出问题:电影里的“砖头”跟现实中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在讲《压力与压强》时,首先让学生观察“睡钉床”魔术,然后提问:“床”上为什么要有密密麻麻的钉子?在学习《变阻器》一节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芭蕾舞剧《白毛女》,要求他们注意观察舞台上的灯光随着剧情的不同是如何变化的?这段舞剧中,前半段表现的是凄惨悲凉的场面,舞台上的灯光是昏暗的,后半段表现的是喜庆欢快的场面,舞台上的灯光是明亮的。灯光的变化对烘托剧情起了重要的作用。然后演示:台灯亮度的调节。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调节灯光
5、的亮度。读书看报时灯光调得亮些,看电视时灯光调得暗些。最后提出问题:如何调节灯光的亮度?这样提出问题,有紧张的情节,有热烈的场面,不仅满足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将以一种轻松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新课。第三,问题的创设要体现生活。物理只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物理教学要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有机的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找出物理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例如,为什么很累时躺在床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鞋底
6、为什么有花纹?等等。所选材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他们感到很亲切,便于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只要认真分析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平时留心身边的物理事物就能创设出精彩的问题情境,极具风趣的引导学生遨游知识世界,探究奥妙无穷的未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