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doc

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doc

ID:5605308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doc_第1页
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doc_第2页
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歌子》教学设计英山县思源学校闵彩霓【设计理念】1、把握词眼“不须归”,以不同层次的读贯穿课堂,努力营造一个诗意的课堂。2、通过品味词的语言,还原、丰富词的画面,理解古诗词的写作特色。3、理解诗词与扩大阅读量相合,采用一篇带多篇的做法,提高课堂实效。如:通过对比诵读张松龄的词,加深体会这首词的写作特色和词人抒发的感情。【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词。2、理解《渔歌子》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拓展相关诗词进行对比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并描述词中描写的情景。【教

2、学难点】体会“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词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1、回顾《忆江南》。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注意读准生字,做到字正腔圆。(2)指名读,师小结,指导生字(3)再指名读,注意节奏。(4)教师引读,全班齐读。三、品味词中画。1、引导学生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发现了哪些景物?(指名说)西塞山、桃花、流水、白鹭、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2、借助注释,理解词的内容,并想象诗中的画面。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所描写的画面。3、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播放音

3、乐,让我们静静地走进这幅迷人的画卷,去听一听,看一看,再闻一闻……?学生交流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画面的美。四、品出“钓”中情。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指名说2、都下雨了,为什么还不愿回家呢?引导体会作者不须归的情怀。张志和能钓到鱼吗?学生畅所欲言。那么,你觉得他钓着些什么了?3、教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读。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五、课外拓展,升华诗中情:1、简介作者张志和。张志和本名张龟龄,他从小便才华过人,16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还给皇帝写了一份

4、折子,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于是皇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赐名张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但后来他因事而被贬官。之后,他干脆辞官归隐。隐居在太湖一带,整日扁舟垂钓,过着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2、出示张松龄同样是采用渔歌子这个词牌写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件出示: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3、生议:“不须归”还是“且须还”。4、背诵《渔歌子》,回归主题,升华诗情。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让它永远定格在

5、我们的脑海中。六、歌曲欣赏《西塞山》。教师简介:闵彩霓,女,1996年毕业于黄冈艺术学校,现为英山县思源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曾先后荣获“英山县师德标兵”、“英山县优秀教师”等称号,主讲的公开课多次获英山县一、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教案有多篇获省市级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