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

ID:56043666

大小:600.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_第1页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_第2页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_第3页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_第4页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BIM技术的地下管网规划设计一、BIM概述BIM的全拼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建筑全生命期BIM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和大型工程项目的信息集成化程度,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建设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已渐成趋势。二、BIM在地下管网的应用1、管网设计与简单分析1.1结合GIS数据,开

2、展城市管网规划。1.2预定义的零件,并支持自定义管网零件库1.3通过管网规则指定各种设计参数范围(坡度、深度、覆土层厚度等)1.4通过地形模型和管网规则进行竖向设计,生成三维模型1.5创建管网干涉检查2、模型建立2.1、结构元素建模首先是管廊的建模,其结构元素搭建主要使用墙梁板柱工具,局部异型使用复杂截面或壳体、变形体完成,注意区分图层与材质。作为与二维设计的区别之一,三维设计每一笔画出的都是虚拟实体,有必要养成操作几步就观察一下三维视角的习惯,以便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2、管道建模管道建模使用软件自带的MEP(水暖电插件),不同种类管线预设置不同颜色的MEP系统,通过

3、在布设过程中设置管道直径、标高信息,可连续画出不同管径、标高、倾斜角度的连续管段,弯头及异径管根据设置将自动添加,设计中管线综合依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及各种管线相关规范进行避让调整。图1为包含结构元素和管道系统的完整道路交口综合管廊及地下通道模型。图1全模型三维视角模型建成后,使用剖面图工具在模型任意位置剖切,可自动生成相应剖面图并可直接在其中添加标注,任意剖切是三维设计软件的主要优势之一,且剖面图与模型联动,一处修改同步更新,非常方便。由于道路管廊的特殊性,有时需要做非垂直的折剖,例如两个接入口成170“交角,这种情况ArchiCAD无法剖切

4、仍需手绘,为了保持出图风格一致,本子项出图仍为AutoCAD绘制,但自动生成的剖面发挥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减轻脑力消除错漏。图2、图3为不同剖面的三维视角。图2由模型生成的剖而图1图3由模型生成的剖而图23、项目展示创建出管网的BIM模型,就可以使用三维平台对模型进行展示。图4及图5分别为进行中产看给水支管信息和测量管道间净距。图4模型信息实时查看图5模型距离实时测量创建的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ArchiCAD创建的模型可以导出至Artlantis进行照片渲染或动画制作,除此以外还可以生成一个exe可执行文件,用户无需安装软件即可在个人电脑上浏览整个模型(见图6),在

5、浏览的同时可以查看模型信息及距离测量。图6管网模型浏览4、系统管理可制定巡检计划,录入巡检结果,对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并且把维修结果以图片形式上传到系统中。4.1、巡检计划。设定巡检计划与任务,设置需要巡检的设备、巡检周期要求等,并且系统具有计划到期提醒功能(见图7)。图7巡检计划4.2、巡检管理。设定设备巡检内容、设备状态、巡检人员安排,并把巡检结果录入巡检记录表;如出现异常、损坏情况,生成维修工单。三、通过二次开发的BIM技术展望1、分析插件通过二次开发的分析软件与BIM核心软件相结合,分析结构力学参数,能耗性能参数,辅以国家设计规范,更为便捷的开展设计工作。2、BIM技术

6、与传感技术结合开发出的设备管理系统通过二次开发,研发出设备管理系统。所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在BIM模型上直观显示,例如绿色表示正常运行,红色表示出现故障;对于每个设备,可以查询其历史运行数据;另外可以对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某一区域照明系统的打开、关闭等(见图8)。图8系统监控系统可设置阀门等设施使用寿命到期提醒功能、巡检计划到期提醒功能,提醒用户进行定期维护,从而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