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张淑红《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合作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我认为要在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应转换其角色。
2、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因为教师对学生作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时提出问题:凡卡写的信爷爷会收到吗?即时收到信爷爷会来接他吗?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还有什么含义吗?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联
3、系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只用一课时,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2.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构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保证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关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我班的刘旺同学,说话不清楚
4、,成绩很差,不完成作业,每次考试也就得几分十几分,以前从没得到过老师的重视。当我在课堂上提问简单问题时就叫他回答,结果答对了,我就叫同学们鼓掌鼓励,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之后我在辅导作业课堂巡视时经常到他身边鼓励他,夸他有进步聪明,时而摸摸头。他从此及时完成作业,不会的还来请教,对学习有了兴趣,写作文时还写到了老师对他的帮助,心存感激。成绩也提高了一大块。可见情感的投资多么重要啊 因此,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思考写作方面的话题时,让学生试着多写一些周记,小练笔,话题要尽量贴近生活,充满感情色彩,这样才会自然流露出他
5、们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交流,那么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便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关注后进学生,是构建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班级并不是小班教学,因此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由于忙于教学,一般只关注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善言谈,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则关注较少,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对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课堂上多给他们提问、发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个别实在难以
6、表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语句说起,由易到难。在阅读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们说得与答案接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上进的动力。4.留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的空间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构图方法,可以起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托出,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1)在时间上留白,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7、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在问题提出以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丰富学生思维德多样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孩子的思维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2)在空间上留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好的文章就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例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中当老人的照片带到翠湖边时,海鸥们看到后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海鸥们在表达什么,倾诉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丰富了学生想象的空
8、间。教材本身留有艺术空白的地方很多,例如本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海鸥们还会有什么表现?教师要善于挖掘,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制造”这样的空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