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99361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5
《浅析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技术【摘要】岩溶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现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和专家己从多个方面对具进行了研究。要掌握岩溶地区的基本可行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手段,就必需了解一个地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和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岩溶发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勘察方法与手段。【关键词】岩溶;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探测技术;技术1.岩溶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分析方法及岩溶探测技术,除了常规的钻探手段外,冃前国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或手段。%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包括岩溶地形地貌调查、地层岩性、水文地质调查、测量及试验等内容的野外
2、调查,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岩溶发育的分布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该方法简单,方便实用,能获得直观的野外工程地质基础资料。%1遥感技术:地球资源卫星遥感(MSS、TM、SPOT).航空遥感、热红外遥感、侧视雷达遥感等在7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具有调查面积大,重复性好等特点,对于研究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层组划分、地质构造等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该技术一般用于大型工程选址,而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用得不多。%1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主要采用原位标准贯人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测定溶洞和土洞中充填物、岩溶塌陷堆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地
3、基土承载力,该技术在各岩溶地区有较成熟的应用经验,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广泛。%1示踪试验:用示踪剂(荧光染料等)进行岩溶地下水联通试验以及长期观测的研究,以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和溶洞相互连通、分布情况,该方法简单,较方便可靠,但不适用于无地下水的溶洞。%1模型试验:采用一定尺寸规模的试验装置,模拟砂、土层在各种条件下(如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岩溶地基的稳定性或岩溶塌陷过程一般用于岩溶塌陷的研究。%1插钎:用一定长度钢钎(筋)按一定的间距插人上覆土层,用来查明土层中是否发育有岩溶土洞。例如广西桂林岩溶地区,在地基基坑开挖后,一般采用插钎来进一步查明土层中是否存在土洞或塌
4、陷软弱层,实践证明该法效果显著。该方法还具有施工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1管波探测法:管波探测法是在钻孔中利用“管波”作为探测物理场,探测孔旁一定范围内的溶洞、溶蚀裂隙、软弱夹层筹不良地质体的最新孔中物探方法,即利用桩位中心的一个勘察钻孔,通过发射管波,采集记录并分析管波反射信号,就可探明整个桩位范围内的岩溶、软弱夹层及裂隙带的发育和分布情况,并评价嵌岩桩基桩持力层的完整性。1.不同岩溶发育地区的勘察方法与技术岩溶地区工程勘察还必须根据不同地段岩溶发育特点、类型,结合工程特点选择勘察手段和方法,合理布置工作量,确定研究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勘察和研究。2.1岩溶补给区
5、和径流区工程勘察2.1.1地下水补给区岩溶发育特点岩溶地下水补给区主要发育溶蚀沟槽、石牙、岩溶峰丛、溶蚀落水洞、溶蚀漏斗等岩溶地貌,多呈垂向发育,较为密集,具有发育较浅、埋藏浅和规模大小不筹的特点,有土层覆盖区的溶蚀沟槽及岩溶洞隙顶部易发育土洞。但应该注意,原径流区的古岩溶经地壳上升运动后成为补给区的岩溶也有水平发育的溶洞(一般为干溶洞),应分别研究。2.1.2地下水径流区岩溶发育特点岩溶地下水径流区的岩溶主要以较为集中的地下水平溶洞、暗河为主,局部汇水补给地段有垂向落水洞和溶隙发育,并且地下溶洞相连,有土层覆盖区,接触带土体通过潜蚀或渗压作用易形成土洞。一般主干溶
6、洞、暗河多呈水平发育,发育较深,一般不易对地面工程构成危害,但对于大型地下工程,如水电站、地下厂房等也会构成危害2.1.3岩溶补给区和径流区工程勘察方法和手段岩溶补给区和径流区工程勘察的总体原则是:先进行地面调查,了解岩溶发育情况、分布特征,并结合物探方法,判断可能存在覆盖型落水洞的区域和地下溶洞、土洞的发育位置,再结合工程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重点勘探。%1一般工民建勘察:在地面调查和适宜物探的基础上,对重点地段和具体建筑地基进行高密度钎探和加密钻探,适当加深孔深,以满足评价工程地质稳定性要求。%1桥梁桩基础勘察:先进行地面调查和物探,对岩溶发育进行评价,再
7、进行勘探。在岩溶发育区,由于地下岩溶发育位置不易确定,最好每棵桩位打一或多个勘探孔,孔深要大于桩长,以确保桩基稳定。%1水库库区和坝区勘察:一般不宜在岩溶地区建水库,必须修建时在地面调查和物探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钻探、压水试验和必耍的连通试验,评价库区渗漏情况,坝区勘探布孔范围要比一般非岩溶地区大,并注意充填古溶洞,因其在库水压力下有产生潜蚀管涌的可能。2.2岩溶排泄区工程勘察2.2.1地下水排泄区岩溶发育特点地下水排泄区,岩溶多数为盆地边缘的暗河、溶洞和盆地覆盖型岩溶,一般裸露暗河、溶洞规模较大,为地下水集中排泄点。覆盖型岩溶多为管道式溶洞,埋藏于第四系含水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