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日本三所大学考察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893外国教育研究年第期日本三所大学考察记廖正衡“”笔者最近受到「l木成蹊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负责人柳井道夫教授和工学部,、岛原健三教授的邀请赴口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并考察了一些日本大学科研机构和文。、、,化设施现仅就成蹊大学东洋大学京都大学的情况做一介绍期望能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成蹊大学以中国的古训作为师生座右铭的大学—,,成蹊大学是口本的一所私立大学座落在东京市区西部繁华的吉祥寺车站附近深,,“掩在一片浓郁的绿荫之中宁静优雅同成蹊中学和小学一起构成了有名的成蹊学。”园区“”,,成蹊大学由于受到日本著名的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的
2、强有力支持资金雄厚,。设备先进发展迅速自从1906年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中村春二(1877一]924)先生创,、、、“”办成蹊私塾以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济工学文学法学和研究生院,、5“”等个学院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并设有亚太研究中心情报处理中心和图书馆等,、、、、、、、、3个直属机构以及经济经营人文法律政治英关文孕日水文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管理工程等n个专业系现有学生6245人教师576人其中专、、,。,职教授130人副教授29人讲师5人和助教58人余为兼职讲师354人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远较我国为低即培养同样数量的学生所需的教师
3、数量较少而教师中、、高职称与低职称的比例教授与副教授的比例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例却远较我国为高。这也是日本所有大学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中日两国大学这一差别的原因何在,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成蹊大学还有以下一些特点.。,1以中国古训作为全校师生的座右铭成蹊大学虽然是一所日木大学然而却是,。以中国古人之格言作为办学的根本信念的使笔者感到格外亲切作为日本近代两大著,,名教育家之一的中村春二先生在创校伊始就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行为并。,,“以此作为造就栋梁之才的根本正如中国古人格言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是也为此卜村先生特别推崇中国西
4、汉名将李广身先士卒而屡建战功,,“”的品德与才能以及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对李广所作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精。,“”“.辟评价于是他便取成蹊二字作为校名以示学生只有养成昂德与行为之高。,”“”“尚方可取得成功之道理中村先生这一办学思想一直成为)Jk蹊学园的教,。育之理念弩而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才,成蹊大学把培养学生高尚品格的德育作为教育之根本也是中国历代教育家的主,,张由此也可看出中日两国教育意识的内在相通之处和东方教育思想的共同特征以及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教育思想的长远熏陶与影响。这将会为中日两国今后的教育交往与合作提供思想与感情的深厚基础,并取得日益丰硕
5、的成果。.。2“”以就职率高的成蹊著称成蹊大学具有一个明确的具有战略性的培养目,。,,标以适应日本现代以至未来社会的需要对此大学校长獭元美知男教授说应当着,,眼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广阔视野能,。,够正确把握各种复杂形势并从全局出发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成,,。蹊大学培养出的学生素质比较好适应性比较强其表现之一就是就职率比较高以,,1986年的毕业生为例就职率达到了100%而且大多数(73%)的学生是到很受日本青。,,年羡慕的第一流大企业任职此外就职的行业面也较广包括有加工制造业(就职比、、、、为38%)商
6、业(19%)金融业(15%)传播宣传业(13%)行政机关和教育事业,,。7“”(%)等各行各业切合社会需要从而能够享有在日本就职率高的成蹊的美称,,可以看出成蹊大学把着眼于培养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目标是一项具有远。,见的决策对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直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自觉地把这尸目标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研究此外成蹊大学强调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各种复杂形势并做出,。恰当判断能力的教育思想也是值得借鉴的我国高等教育往往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有关科学总体的战略性教育和驾驭整个形势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常有一种“”,。见树不见林之感影响着学生质量.。3积
7、极促进亚太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成蹊大学有一所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较有。,“”“”名气的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所谓研究中心在日本大学里多是指规模较小和。、、较为灵活的研究机构这所中心共由文学工学法学和经济等4个方面的9位教授和,,。2位副教授主持但是专职主任只设一人余均为兼职成员此外也仅设有3名专职行,。,、、,政人员机构相当简练但是实际的研究人员却颇多包括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广大学者都有可能参加该中心的研究工作。他们将依照合作研究项目的入选、落选或完成而或去或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研究效率较高。每年都有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在该中心主办的亚洲太平洋研究
8、刊物上发表这种机动灵活的研究组织也会给我们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