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83898
大小:2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5
《初三物理滑轮的分析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滑轮分析与讲解一.教学内容:关于滑轮,可以考查的知识点有拉力(F)、机械效率(η)、速度(v)、功率(P)等,综合性较强。(一)基本方法对于滑轮或滑轮组的拉力(F)或机械效率(),一般分为三种状态:a.理想状态:即不计滑轮的重()、绳重()、摩擦力(),此时,拉力,机械效率。b.半理想状态:只计,不计,此时拉力,机械效率。c.实际状态:只计G动、G绳、Gf,,此时拉力,机械效率。【典型例题】例1.如图1所示,若,当,求此时拉力,拉力功率,机械效率。图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其属于半理想状态。此时,求是关键,依,有,所以当时,例2.用一只重为的滑轮按图2中甲、乙、
2、丙三种方式分别匀速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则拉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机械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图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只滑轮中,甲处于理想状态(为一定滑轮),乙、丙处于半理想状态,则有:故(二)“倒下”的滑轮滑轮的使用常有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两种形式。同学们接触较多的是竖直放置形式,而对水平放置的滑轮感到陌生,其实,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1.使用动滑轮,要搞清谁是动力,谁是阻力。当使用动滑轮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若拉力作用在绳的自由端
3、,有,则可省力一半,如图(a)所示;若拉力作用动滑轮轴上,有,如图(b),这时反而费力。可见,对水平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一定要注意动力作用在何处。2.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关系和速度关系为:,其中分别指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速度,分别指动滑轮或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是指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3.当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可忽略动滑轮重。4.求机械效率时,有用功一般指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即。5.在使用滑轮组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平均功率。例3.如图3所示,在水平动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m与地面间
4、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拉力F的大小为20NB.拉力F的大小为5NC.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D.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分析:用隔离法将物体与动滑轮分开,物体m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由于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再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此时,有,所以。图4图5因动滑轮上有2股绳子,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拉力的功率选B、C。(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
5、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设想如果需要n段绳(n为偶数)那么就需要个动滑轮和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个定滑轮。如果n为奇数,则需要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个定滑轮。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例4.如图6所示,滑轮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请按题中所给的F与G的关系要求,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绕好。图6分析:口诀是“奇动偶定”
6、,意思是说拉力是总重的奇数分之一,穿绳时绳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方的钩子上,向上先绕过定滑轮,如果拉力是总重的偶数分之一,绳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下方的钩子上,向下先绕过动滑轮。绕绳装配图如图7所示。图7练习: 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260N的物体,所用的力为100N,物体提高1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100J B.拉力做的总功是26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5% 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 B.做功时间越长,机械功率越大 C.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
7、快 D.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3.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至少加60N的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若物体上面再放一重为200N的物体A,那么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________(填“增加”“减小”“不变”) 4.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5.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图示的甲、乙两装置,
8、分别用力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