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75756
大小:663.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3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8卷第l期地质与勘探Vo1.48No.12012年1月GE0L0GYANDEXPL0RAT10NJanuary,2012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余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秉承李四光教授构造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构造对成矿区带、矿田、矿床及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岩体、脉体的形成、改造、分布的控制规律和内在作用机理,实现矿产资源找寻和勘查突破,这是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本文归纳总结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在内生矿产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指出了地质力学矿田
2、构造预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该门学科将在指导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中,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勘查作出重要贡献。[关键词]地质力学矿田构造进展前景[中图分类号]P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12)01—0102—8YuJia.Progressandprospectinthestudyoforefieldstructurebasedongeomechanicstheroy[J].GeologyandExploration,2012,48(1):0102-0109.授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
3、,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在力0前言学和构造分析基础上探讨国家紧缺战略性矿产的矿田构造学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和变形作用对矿赋存规律,为国家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勘查作出_r床、矿体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和改造作用,包括控制重要贡献。构造体系多级序和复合控矿理论方法矿体形态、产状、结构、规模的各种地质构造因素,重提高了我国找矿预测的定量化水平;构造动力成点研究成矿诸因素中的构造作用与成矿物质积聚的岩成矿理论与方法带动了构造地球化学的建立和相互关系,进而全面深入地认识成矿作用机理(翟发展,并长期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裕生等,199
4、3)。地质力学矿田构造是应用地质力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地质力学理论方法研究各类构造对矿田、矿床及与成矿有学矿田构造研究在服务于国家需求中发展了地质关的岩层、岩体、脉体的形成、改造、分布的控制规律力学理论和方法。和内在作用机理,从而有效指导深部及外围(隐伏l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取得的成就与矿床)找矿的特色学科(吴淦国,1998)。在中国,地进展质力学矿田构造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1.1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取得的成就矿田构造研究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贝41956年地质力学研究
5、所建所起,李四光即安排的重要基础,它是通过研究在构造动力作用下岩石这方面研究,承担国家急需的铀矿、镍矿、金刚石、铬矿物形变与相变、成矿物质运移富集规律,以此进行铁矿、富铁矿、南方煤矿等的成矿规律研究和寻找工隐伏矿床、矿体预测,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通作;1974年建立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与矿田构造研究过长期实践,目前已由研究矿床分布规律到与成矿室,在杨开庆先生的带领下,重点开展富铁矿、铜钻规律相结合的重要发展阶段。矿、金矿、钾盐矿、稀土矿、多金属矿等国家急需紧缺地质力学开展矿田构造研究是秉承李四光教矿种的成矿理论和预
6、测方法研究,为国家矿产资源[收稿日期]2009—11—19;[修订日期]2010—07—06_[责任编辑]郝情情。[基金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DZLXJK200813)资助。[第一作者]余佳(1979年一),女,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现主要从事构造地质研究。E-inail:yujia1018@sohu.corn。1O2第1期余佳: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进展与前景的可持续供应作出了贡献。在石油、铀矿、金刚石力学构造体系控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成岩矿、南
7、方煤矿、富铁矿、镍矿、金矿和多金属矿等矿产成矿”理论。谭忠福等(1978)对江西钨矿、豫西多的研究、寻找和开发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金属矿的成功预测,并总结出构造分带性、对称性、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在地质力学等距性、复合性等控矿规律;孙殿卿、高庆华研究所建立初期,地质业务方面设有地质组、地球物(1987)、在深入认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构造作用机理组、矿产组、地球化学组,分别从事区域构造体系、理,分析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复合关系,解剖典型矿床构造应力场研究、矿田构造和构造带地球化学特征矿田构造,形成了构造体
8、系多级控矿理论(图1、表的研究,强调将改造与建造、形成与形变相变相结1)。赣南构造体系研究组(1978)关于赣南构造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矿产分布规律与找矿预测系与钨矿分布关系研究;石准立等(1981)关于大冶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孙殿卿、吴磊伯、铁矿区接触热动力变质构造及控矿研究;翟裕生、林杨开庆等总结提出一些基本构造控矿规律,如构造新多、池三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