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doc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doc

ID:55961132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8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doc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上节课内容回顾: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起源及发展、分类2、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叠山、理水、植物动物、建筑本节课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古典园林构景的七大手法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园林构景景是园林的灵魂,造景手法是建造园林的精髓一、借景“园林巧于因借”——计成《园冶》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借之分。(借景:将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立体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限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2、远借:借园林外的远处景物,如颐和园借玉泉山及西山,无锡寄畅园借锡山,苏

2、州沧浪亭登见山楼可远借农村景色。3、邻借:借相邻园林的景物4、仰借:以借高处景物为主,如宝塔、山峰、大树,甚至白云飞鸟、明月繁星。如北京北海公园借景山,南京玄武湖公园借钟山,均属仰借。5、俯借:俯瞰园外的景物。如登杭州六和塔展望钱塘江上景色,登西湖孤山观湖上游船及湖心亭、三潭印月等。6、互借7、应时借:朝借旭日、晚借夕阳,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丹枫,冬借飞雪)二、抑景种类:山抑、树抑、曲抑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

3、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忌一览无余,一望到边。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而是通过某种途径将园中景致隐藏起来,使之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然后再突然展现出来,使人心情为之一振,达到渐入佳境和步移景异的意境,以此来提高园林艺术的渲染力,这叫“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如颐和园入口处一组大殿(仁寿殿、乐寿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过了大殿,眼前豁然开朗,见到了秀美无比的万寿山和烟波粼粼的昆明湖,那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尽收眼底,真正的画面才在我们面前展开,达到了“

4、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效果。这种构景手法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如苏州园林的留园、拙政园的门口风景,都有此手笔。三、对景是平面最基本的构景手法,也是最常用的造园手法。指两个景致相隔一定的空间,从而可以使游人从此地观赏彼地景致的一种方法四、框景用有限的空间去采收无限空间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如古代园林中,常用门、窗、洞、亭、柱、檐、栏等构成框界构景,从而达到突出局部景观或步移景异的效果。《园冶》中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五、漏景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

5、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造成“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意境。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例如,苏州留园入口的洞窗漏景,苏州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等。六、添景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主要起过渡作用。七、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

6、是夹景。比如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是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