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

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

ID:55942387

大小:2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7

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_第1页
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_第2页
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_第3页
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 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热点考点题型探析一、复习目标: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弦长公式;掌握弦中点轨迹的求法;能利用方程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掌握对称问题的求法。二、重难点:重点: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弦长公式;掌握弦中点轨迹的求法;能利用方程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难点: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问题。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析归纳四、教学过程(一)、热点考点题型探析考点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型1:交点个数问题[例1]设抛物线y2=

2、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B.[-2,2]C.[-1,1]D.[-4,4]【解题思路】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问题的通法为判别式法[解析] 易知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Q(-2,0),于是,可设过点Q(-2,0)的直线的方程为,联立其判别式为,可解得,应选C.【反思归纳】(1)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问题的方法:一是判别式法;二是几何法(2)直线与圆锥曲线有唯一交点,不等价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还有一种情况是平行

3、于对称轴(抛物线)或平行于渐近线(双曲线)(3)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不但要对进行讨论,还要对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进行讨论题型2:与弦中点有关的问题[例2]、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直线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2.(Ⅰ)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Ⅱ)若过点的直线交动点M的轨迹于C、D两点,且N为线段CD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解题思路】弦中点问题用“点差法”或联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求解[解析](Ⅰ)设,用心爱心专心因为,所以化简得:(Ⅱ)设当直线⊥x轴时,直线的方程为,则,其

4、中点不是N,不合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将代入得…………(1)…………(2)(1)-(2)整理得:直线的方程为即所求直线的方程为解法二:当直线⊥x轴时,直线的方程为,则,其中点不是N,不合题意.故设直线的方程为,将其代入化简得由韦达定理得,用心爱心专心又由已知N为线段CD的中点,得,解得,将代入(1)式中可知满足条件.此时直线的方程为,即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反思归纳】通过将C、D的坐标代入曲线方程,再将两式相减的过程,称为代点相减.这里,代点相减后,适当变形,出现弦PQ的斜率和中点坐标,是实现设而不求(即

5、点差法)的关键.两种解法都要用到“设而不求”,它对简化运算的作用明显,用“点差法”解决弦中点问题更简洁题型3:与弦长有关的问题[例3]、已知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弦长为20,为坐标原点.(1)求实数的值;(2)问点位于抛物线弧上何处时,△面积最大?【解题思路】用“韦达定理”求弦长;考虑△面积的最大值取得的条件[解析](1)将代入得,由△可知,另一方面,弦长AB,解得;(2)当时,直线为,要使得内接△ABC面积最大,则只须使得,即,即位于(4,4)点处.【反思归纳】用“韦达定理”不要忘记用判别式确定范围

6、(二)、强化巩固导练1、已知将圆上的每一点的纵坐标压缩到原来的,对应的横坐标不变,得到曲线C;设,平行于OM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m(m≠0),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个不同点.(1)求曲线的方程;(2)求m的取值范围.用心爱心专心[解析](1)由,代入圆的方程得曲线C的方程:(2)直线的方程为.由,得∵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个不同点,∴解得.∴m的取值范围是.2、椭圆的弦被点所平分,求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析]设弦所在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则,,两式相减得:,化简得,把代入得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即

7、(三)、小结:1.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注意数形结合;用判别式的方法时,若所得方程二次项的系数有参数,则需考虑二次项系数为零的情况.2.涉及中点弦的问题有两种常用方法:一是“设而不求”的方法,利用端点在曲线上,坐标满足方程,作差构造出中点坐标和斜率的关系,它能简化计算;二是利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对于存在性问题,还需用判别式进一步检验.3.对称问题,要注意两点:垂直和中点.(四)、作业布置:复资P126页中2、3、5课外练习:限时训练52中2、3、4、6、7、8、9、10五、教学反思

8、: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