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

ID:55918425

大小:16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14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_第1页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_第2页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_第3页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_第4页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叶韵简说 古诗押韵技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自新雅吟社学诗絮语2诗词叶韵通说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杜华平教授诗词是中国传统韵文,与现代自由诗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使用传统语言,而且必须叶韵。传统汉语言即文言,抽象地看,它与现代汉语差别相当大,但落实到一个具体语句,就很难说了,譬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是文言,但现代汉语中也可以用,而譬如单说“采菊东篱”或“东篱采菊”,根本就无法区分它算是文言还是现代语。所以说“诗词使用传统语言”只是一个总原则,较难细化。而另外一点,诗词必须叶韵(又称为押韵、压韵。叶,读音xié,繁体字形式仍然写作“叶”,而不是“葉”。),却是非

2、常严格的。这话换言之是:不叶韵,则不能算是传统诗词。再换言之是:诗词不可无韵。所以,完全可以说:叶韵是传统诗词的形式底线。这与现代自由诗的区别就太大了。一、叶韵与韵律感中国传统读书有吟诵的传统,一篇诗文拿过来,就用带有古音的腔调、韵律感来哼唱。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字的声(声母)、韵(韵部)、调(声调),整个句子的语调,都与其表达的意思结合起来感受。所以,过去的读书人,读书不久就能不教而有诗韵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称之为韵律感。今天我们读诗词,一般都是用普通话语音来读,很多人甚至只用眼睛看,跳过语音的环节直接理解诗词的含

3、义,这样,对于诗词的语感就缺了韵的感知。有些初学者,仿照所读诗词写作,意味、情感有的写得很不错,但读上去就是怪怪的。寻找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不叶韵。叶韵,简单说就是把韵母相同或很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间隔分布。我们知道,一个字在发音时的开口度、响亮度,是由韵母决定的。同韵字的前后间隔性分布,造成呼应,在听觉上自然形成节律性,这就是韵律感。举例:早冬·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经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这首诗中,华、沙、花、家,这四字主要

4、元音(韵头除外)相同,隔句出现,规律性很强,这就是最典型的叶韵方式。如果再参照其他作品,仔细观察可知,这种叶韵方式是律诗、绝句所采用的,其特点是: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由于典型的诗词都是句末安排叶韵,换言之,叶韵处都是句末字,所以,人们又称这些字为“韵脚”或“韵脚字”。在其他形式中,叶韵方式则有同有异,五言古诗一般与此相同,而七言古诗则有较大的变化,显得更复杂。词的叶韵方式明显受到词牌的约束,不一定采用律诗、绝句的叶韵方式。大体而言,律诗、绝句、五言古诗的叶韵方式是最简单、最规整的,其他形式的叶韵是在

5、这种方式基础上加以变化。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叶韵就懂了一半。读诗词时,注意韵脚的呼应,就能读出诗词的韵律,感受到诗词更细微层次的美。换一个角度说,诗词能读出韵律感,能体会到韵律之美,和声、情配合之感,还有助于记诵。很多人的经验表明:一篇诗词作品在读出韵律感时,往往读一两遍就记住了,记住之后还不容易忘记。这是因为声音是增强记忆的重要手段。二、新旧声韵,建议从古刚才总结的最简单、规整的一种叶韵方式是“偶句必叶韵,全诗最末一字必是叶韵的”,有些初学者根据这个总结阅读古代名作时,却常常碰到与此有出入的例子,还举白居易诗例来

6、说,他有一组诗,题为“和春深二十首”,每首偶句的末字均为以下四字:家、花、车、斜。如有一首为: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餔歠眠糟瓮,流涎见曲车。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斜。家、花二字没问题,但车、斜二字韵母并不相同或相近,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名作中很多,随口可引出很多,如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商隐《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花、斜,韵母不同,这两首诗根本就没有叶韵。再如卢纶《赠别司空曙》:“有月曾同赏,无秋不

7、共悲。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王维《齐州送祖二》:“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这两首诗情况相同。事实上,这些诗篇并不是“诗可以不叶韵”、“诗词叶韵没有规律”的例证。因为以上这些诗例在叶韵上都是没有问题的。家、花、车、斜四字,在古代同属一个韵部,而悲、时二字也是同一韵部。只是因为语音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变化,在唐代同一个韵部的字,后来慢慢字音有了变化。所以,按今天的普通话读音,古代很多诗词都好像不太叶韵或叶韵规律性不强。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语音已与唐代有不少变化,但明清人写

8、诗词,仍然像唐人一样,按照唐代语音叶韵。时至今日,习诗者有的主张仍然遵唐韵(泛称“古韵”或“旧韵”),有的主张改用普通话语音(称“今韵”或“新韵”)。后一种主张,目的是为了减少记忆的负担,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今天的语音实际,具体来说就是:用古人叶韵的规则,而按今天普通话读音来写。这种诗词,一般都需要标明“今韵”或“新韵”以示区别。如今的诗词界双轨并行,各行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