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

ID:5590639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_第1页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_第2页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_第3页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_第4页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技术》之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某矿井+620m水平33#采面一协议队正在打眼作业,突然出现停风,带班班长即令停止作业,退出作业点,并通知该班备料员(兼职电工)排除设备故障。由于该工作面距+620m水平配电点约有800m(见图1),该电工为图省事,在+620m水平配电点馈电开关未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启磁力起动器,带电排除故障,不慎触及交流660V带电体,触电身亡。事后现场勘查发现:   (1)该采区变电所内检漏继电器未投入使用;  (2)+620m水平配电点内馈电开关处于合闸状态,且未悬挂任何

2、警示牌;  (3)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鼓形防爆外壳打开,内芯体抽出;  (4)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外壳均未安装保护接地;  (5)该工作面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至煤电钻约40m橡套电缆未悬挂,中间有3处明接头、多处破皮露出芯线,且煤电钻未采用防爆插销连接。  从这起事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  2 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

4、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3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

5、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

6、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

7、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

8、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