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89176
大小:14.70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6-13
《土与火的艺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土与火的艺术主讲人:学号:专业: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陶艺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火等因素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土和火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一、教学内容陶瓷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品,但制作方法并不普及,包括他的种类与历史,学生对其也是一知半解,本课通过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相关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相关的造型艺术知识,认识造型艺术的不同表现语言及表现形式。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2、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教学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一、陶艺之美(作品欣赏)一、陶艺之美(1)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吗?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陶艺:主要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泥塑成
3、型、素坯彩绘等。雕刻: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一、陶艺之美(2)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中国享有盛誉的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史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英文“中国”China,指的就是瓷器。它以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陶瓷的发展过程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
4、石器时代早期:烧制陶瓷,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著名五大名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青花瓷明清:景德镇“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瓷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陶盆大口鼓腹下腹收束,小平底。陶盆内壁沿下绘出三组舞蹈者,每组五人。舞蹈者头上有辫状装饰物,身下有尾饰,手拉着手,侧着头,伸着腿,踏着强有力的节拍,欢快起舞。舞蹈者的形象用单色平涂手法绘成,造型极其简洁
5、明快。《舞蹈纹彩陶盆》1.传统陶瓷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2.陶器出现高13.9厘米,口径6厘米1978年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出土。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此展品为新石器时期的陶瓷器,壶为细泥质,陶色呈橘黄色。现收藏于新郑市博物馆。《红陶双耳三足壶》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3.仰韶文化1972年,在郑州市北郊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房基内发现一件造型极为独特的彩陶,高20厘米,两壶并列,腹部相连处有一圆孔相通。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彩陶,在器胎上用黑和红色颜料绘动植物或几何纹,烧后不会脱落,在绚丽斑斓的彩陶器中,彩陶双连壶造型精美,被
6、誉为中国古代彩陶之冠。《彩陶双连壶》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4.龙山文化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黑陶三鸟足》《蛋壳黑陶高柄杯》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5.殷商时期殷商时代的陶器从无釉到有釉,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陶过度
7、到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时期釉陶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商代白陶大壶》商代后期是白陶制作工艺最成熟的时期。商代以后,生产趋向衰落。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6.汉代以后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无论从釉面和胎质来看,瓷器的出现无疑是釉陶的“第二次飞跃”。在浙江出土的东汉越窑青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最早瓷器,距今已有1700年。《黄釉舞乐扁壶》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壶身两面似为同模印出的“胡腾舞”图案。乐舞者的形貌、着装均为胡人形象。二、我国陶艺发展的概况7.唐代以后唐代:"第三次飞跃"是瓷器由
8、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在唐朝,虽然是以陶器唐三彩为代表。但是同期的湖南长沙窑也是值得重视的。长沙窑创烧的釉下彩装饰法,影响了日后的青花、釉里红等高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