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doc

《安全管理》之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doc

ID:5588441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之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doc_第1页
《安全管理》之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doc_第2页
《安全管理》之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程项目防火管理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施工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管理。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明确目标  1)项目部领导层要重视施工防火安全,要始终将防火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防火工作列入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交施工任务的同时要提防火要求,使防火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群众化。  2)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上到下建立多层次的防火管理网络,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建筑工程施工防火的目标和任务,使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得到组织保证。施工工地

2、建立防火领导小组,多单位施工的工程要以总承包单位为主成立甲方、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参加的联合治安防火办公室,协调工地防火管理。领导小组或联合办公室要坚持每月召开防火会议和每月进行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措施。  3)要成立义务消防队,每个班组都要有一名义务消防员为班组防火员,负责班组施工的防火。同时要根据工程建筑面积、楼层的层数和防火重要程度,配专职防火干部、专职消防员、专职动火监护员,对整个工程进行防火管理,检查督促、配置器材和巡逻监护。  4)领导小组要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消防监督机关和周围地区的横向联系,加

3、强对参加施工的劳务和施工班组的管理、检查和督促。多层次的防火管理网络建立,一方面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掌握防火工作的主动权,使现场防火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另一方面增强了工地的防火工作应变能力,有利于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立制度、落实措施,强化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建立严格的防火安全制度,狠抓措施落实,进行强化管理,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保证。  2)施工基础阶段结束以后,大面积施工铺开,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各种设施就会不断进入现场,随着工程进度进展,越是到后期,防火难度和要求就越高,如果忽视防火,发生火灾事故,损失和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必

4、须制订工地的《消防管理制度》,《施工材料和化学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建立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责任制,明确工程各个部位的动火等级,严格动火申请和审批手续、权限,强调电焊工等动火人员防火责任制及电焊、气割“十不烧”规定,对无证人员、仓库保管员进行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进入内装饰阶段,要明确规定吸烟点等等。  3)对参加建筑施工的指定分包队伍,要同每支队伍领队签订防火安全协议书,详细进行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针对木工操作场所,木屑刨花明确人员做到日做日清,油漆等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不准在更衣室等场所乱堆乱放,力求减少火险隐患。  4)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有不少属高

5、分子合成的易燃物品,防火管理部门应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些原材料的管理,要做到专人、专库、专管,施工前向施工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实行限额领料,余料回收制度。施工中要将这些易燃材料的施工区域划为禁火区域,安置醒目的警戒标志并加强专人巡逻监护。施工完毕,负责施工的班组要对易燃的包装材料、装饰材料进行清理,要求做到随时做,随时清,现场不留火险。只有采取这样的强化管理措施,才能杜绝施工中的火灾事故。  3.严格控制火源和执行动火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从以往建筑工地发生的火灾分析,多数原因是因电焊气割、吸烟和电气设备等引起的,在施工中就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严格监

6、控。  1)在焊割方面要划分动火级别。一般分为二、三级,在外墙、脚手架上、电梯井、洞孔等部位,垂直穿到底及登高焊割,均应划为二级动火,其余所有场所均为三级动火。  2)按照动火级别进行动火申请和审批。二级动火应由施工管理人员在四天前提出申请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报工地主管领导审批,批准动火期限一般为3d。复杂危险场所,审批人在审批前应到现场察看确无危险或措施落实才予批准,准许动火的动火证要同时交焊割工、监护人。三级动火由焊割班组长在动火前三天提出申请,报防火管理人员批准,动火期限一般为7d。  3)焊割工要持操作证、动火证进行操作,并接受监护人的监护和配

7、合。  4)监护人要持动火证,在配有灭火器材情况下进行监护,监护时严格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