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ID:5588173

大小:2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_第1页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_第2页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_第3页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_第4页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开始标志发明作用领先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晚期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英国美、德“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哈格里夫斯(英)发明“珍妮机”瓦特(英)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英)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美)发明汽船“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发明灯泡卡尔本茨(德)发明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考试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人可以飞翔在天空,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迹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完成C.第二次

2、工业革命的进行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C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材料一: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材料二: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摘编自《大国崛起》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例证性试题(2)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

3、了什么影响?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战争双方:同盟国(德、意、奥匈)协约国(英、法、俄)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考试要求1、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这里的“一把枪”比喻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例证性试题4、1916年第6届柏林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6、一战是帝

4、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5、以下对“一战”性质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民族解放战争B.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D.资产阶级革命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强国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在德国,已经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声称“往后再也不能容忍无赖和寄生者”

5、,其它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请回答:(1)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指的是?作为战争一方的“同盟国”阵营的主导者是谁?战争的结果是?(2)人类历经世界大战的浩劫,你得到什么启示?一战的爆发。德国同盟国战败战争的可怕,我们要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