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百年商埠百年商埠目录一、商埠区的历史渊源1、自开商埠二、开埠后的发展情形1、工商经济2、市政交通3、多元文化4、社会百态三、商埠区的现状四、采取的解决措施五、商埠区的近期发展小结一、商埠区的历史渊源济南开埠起源于甲午战争后人们对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思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实行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自辟商埠、振兴商务与发展实业的措施,以抵制外人侵略,促进国内工商业的发展。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修至济南并全线通车,使济南处于陆路、河路的枢纽位置,因此利用铁路交通的新优势,抓住机遇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自开商埠1
2、904年,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山东巡抚报请朝廷要求自开通商口岸。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不惜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强迫开放通商口岸。在近代的条约中,几乎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英南京条约》,首批开放的有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以后,随着侵略的深入,开放的城市又逐渐延伸到内地。这些开放的城市被称为“约开商埠”,是被迫开放的。济南则不同了,没有人强迫是“自开”的。这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心胸和眼光,门既然已经打开,何不再开的大一些,因为这时已经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百年商埠1904年5月25日外务部关于济南三地自开商埠的批复百年商埠袁世凯等人关于自开商
3、埠的奏章济南开埠简图山东当局的官员光绪三十一年正月(1905)山东当局和济南商埠总局参照岳州等地开埠章程反复斟酌制定了《济南商埠开办章程》这是关于开埠的总规划,之后山东当局又先后制定了《济南商埠组建章程》《济南商埠巡警章程》和《济南商埠买地章程》共四个章程。二、开埠后的发展情形济南商埠区是国内第一个自开商埠,是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媒介,也是内忧外患,国人穷则思变的产物。它的发展和生长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眼光。济南开埠以后,山东当局一方面筹措巨额资金,对商埠区的公共交通和通讯设施进行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又迅速制定出一系列”通商惠工”政策,以鼓励国人投资工商业,与外商竞争,有力地
4、促进了商业资本的涌入。数不清的银行、洋行、老字号及商场式市场的设立,使济南工商业在国内城市中的地位扶摇直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济南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流通商贸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济南居民的文化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工商经济济南近代化历程始自1904年的自开商埠。商埠的设立主要是用来作为济南发展商业和工业的中心,实际是设立推动济南乃至整个山东经济发展的经济开发区,使济南由原来的政治中心城市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商贸中心城市。瑞蚨祥绸布店集中于西门大街的钱庄、银楼宏济堂药店商业发展商业商标工业发展山东机械局鲁丰纱厂面粉场的制粉楼济南电灯公司经济发展股票济南恒丰泰银号汇票经济社会的全
5、面发展济南机车工人和“新中国号”机车马达车床和龙门刨床2、市政交通济南商埠区的街道规划是按照经纬来设计的,但与地球仪上的经纬正好相反,东西向的道路称为经路,南北向道路称为纬路,据说这起源于传统纺织业中所讲的经纬线。因东西向的马路长而且宽,所以经一、经二路等便被老百姓称为一大马路、二大马路。经路与纬路将商埠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街区,沿街可安排商业店铺,街区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这种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用的一种规划手法,便于功能分区。开埠前的济南街巷全图,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万。开埠后的济南街巷全图,面积扩大到十公里,到1911人口增至十几万.。济南商埠区地域范围变迁图区域
6、变化交通发展3、多元文化地理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造就了典雅大方的徽派建筑,清新明快的岭南建筑。对于商埠区而言,商埠区的开埠文化,在发展历史中展现出的开放与包容都是让济南商埠区的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域性建筑重要因素。随着商埠的建设与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济南商埠区呈现出绚烂的多元文化。建筑风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新闻出版图书馆文艺体育公园教会医院新式教育4、社会百态随着济南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各种新式教育的创办,图书馆、公园的创建。济南居民的生活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富有特征的变化,社会生活呈现出新与旧,中与西的冲突和融合的现象。一种职业的兴衰、一个习俗的变化、一款服饰打扮的流行,无不从一个侧
7、面折射出人们所处时代的风情。习俗变化服饰变化通讯变化三、商埠区的现状同所有城市中心的发展轨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体制等的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区不断地变更。在城市结构的复合、性质的演替、功能的更新转变、居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埠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走入了困境。老建筑保护问题近年来,济南的老建筑不少已经彻底消失,像当年的八卦楼等只能留存在老济南人的记忆中,这也反映了城区开发和古建筑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