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6455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0
《物理讲评课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讲评课的反思莒南县第一实验中学李莉物理讲评课的反思初三进入第一轮复习以来,主要以做检测试卷和同步为主。讲评课感觉很枯燥乏味,题目做一遍,胸有成竹地上课。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好像失去很多。如何上好讲评课?我想只有通过科学的讲评,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反思,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1:评价环节要注意情感激励测试过后,应及时批改试卷,批改时要客观公正。写出评语,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之处。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赞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
2、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赞赏。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潜能。讲题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示于课堂,也可让学生上台讲解。讲评后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
3、成分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其成功感。一句话,讲评课应以肯定和赞扬为主基调。2:讲解指导的策略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的思考并纠错,当他们思维受阻无法前进时,教师应适时的给予指导和点拨,对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加油鼓励,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解决问题,体会成功的艰辛、愉悦。留下充足时间的理由在于:测评过程中,有些题目学生虽然做错了,但走出考场便已发现或解决了,有些甚至是因粗心大意等造成的失误,此时再讲已失去了意义。再者,学生的基础
4、、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差异,不宜作统一的讲解,宜多作个别辅导。可在发下试卷后留一段时间给学生自检自查、改错纠错,同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对于多数学生都易错的题目,教师可把它们集中起来,作适度的统一讲解。若个别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答案,希望进一步探讨,可视情况选择时机与他们作较深入的讨论。此外,有些题目学生虽然已经得分,但不一定真懂,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乱碰和猜测的成分。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除了纠错改错外,还要注意已得分的题目,并回顾在求解这些题目时的情景,把解题的思维过程重新过一遍,弄清每一
5、个考题的解题思路、求解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熟练解题。在物理测评中,学生最头疼的当数计算题,在若干个题目中,有些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解题技巧和能力,对这样的考题,教师不宜直接呈现答案,多数学生对这类题目都有一定思维障碍,需要教师适时地、巧妙地点拨和指导,现成的思路只是教师的思路,还不是学生自己的思路,最好是教给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解题思路一般可用逆向推理、综合分析、发散思维等,在物理计算题的思路寻找中,用逆向思维多半有效而实用,即从问题入
6、手、从已知入手,弄清:已知什么、求什么,这些物理量间是何关系、有什么样的数学表达式,在这些量中还差什么、需要什么,如何去求那些差缺的物理量等,进一步把问题转化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最后求什么。这种从问题入手、顺藤摸瓜,从未知到已知,然后再从已知到未知的解题方式,思路清晰、目的性强,学生容易掌握和接受,值得推荐。剩下的问题可让学生自行完成,对于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可少花时间或暂时不花时间,待他们有了相应的基础和能力后再点拨。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物理情境的表面现象
7、,善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对物理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对物理情境发散-----“一题多联”;对物理问题发散----“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物理情境、已知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然后在重新分析、求解。3.课后对试卷中的错题进行总结和相应的知识拓展,建立错题集。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在精心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
8、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一是对共性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拓展性训练。即针对试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知识、方法缺陷,布置有针对性、拓展性的练习。可以先对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补偿练习,再进行变式训练,最后进行拓展性训练。注意题量要适中。二是矫正个别错误、进行一般性训练。学生矫正改错,相互讨论、交流,解决个别问题。三是针对共性问题,设置较有深度的训练题,提高层次、变化角度,进行拓宽性训练。这个过程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及时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